儿童铅超标怎么办
儿童铅超标可通过减少铅暴露源、调整饮食结构、补充营养素、药物治疗、定期监测等方式干预。铅超标通常由环境污染、含铅用品接触、不良饮食习惯、工业污染、遗传代谢异常等原因引起。
1、减少铅暴露源
避免儿童接触含铅油漆玩具、老旧水管、化妆品等物品,家中装修时选择无铅材料。远离工业区、汽车尾气密集区域,接触灰尘后及时清洁双手。铅暴露是儿童血铅升高的主要途径,切断接触可降低80%以上的吸收风险。
2、调整饮食结构
增加乳制品、鸡蛋、瘦肉等富含钙铁锌的食物,减少膨化食品、罐头食品摄入。空腹时铅吸收率会显著增加,保证每日三餐规律进食。西蓝花、猕猴桃等富含维生素C的蔬果可促进铅排泄。
3、补充营养素
在医生指导下补充钙剂、铁剂、锌剂等微量元素,可竞争性抑制铅在肠道的吸收。维生素D能增强钙质利用,建议每日户外活动1小时。营养素补充需持续3-6个月并定期复查血铅水平。
4、药物治疗
血铅超过250μg/L时需遵医嘱使用驱铅药物,如二巯丁二酸胶囊、依地酸钙钠注射液、青霉胺片等。药物治疗期间需监测肝肾功能,避免与钙铁补充剂同服。重度铅中毒可能需住院进行静脉驱铅治疗。
5、定期监测
每3个月复查血铅浓度,观察干预措施效果。同时检测血红蛋白、微量元素等指标。建议家长记录儿童饮食起居情况,发现异常行为如注意力下降、腹痛应及时就医。环境铅污染严重地区需持续监测至青春期。
家长应培养儿童饭前洗手习惯,每周清洁家居表面灰尘。选择有食品安全认证的餐具,避免使用彩色釉面陶瓷。增加户外活动时间促进新陈代谢,保证每日10小时睡眠有助于排铅。若出现发育迟缓、贫血等症状,需立即到儿科或职业病科就诊。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推荐阅读
6.51万次播放
7万次播放
7.08万次播放
相关文章
专业医生团队提供
免费就医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