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复禾健康百科 > 养生保健 > 中医养生 > 正文

小孩发烧抽搐惊厥治疗多久

发布时间: 2023-11-14 13:04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小孩发烧抽搐惊厥,通常是指高热惊厥,一般持续时间较短,大部分在5-10分钟内可自行缓解。但部分患儿可能持续时间较长,甚至可达30分钟以上,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分析。

1、单纯性高热惊厥:如果小孩只是单纯性的高热惊厥,没有其他基础疾病,比如癫痫等,则恢复较快。多数情况下,经过积极治疗后,如遵医嘱使用布洛芬混悬液等药物进行退烧处理,并且家长注意安抚小孩的情绪,避免小孩受到外界刺激时出现哭闹的情况。一般经过上述处理后,小孩的体温会逐渐恢复正常,此时高热惊厥的症状也会随之消失;

2、复杂性高热惊厥:如果小孩既往有癫痫发作病史或家族中有癫痫病史,则属于复杂性高热惊厥。由于此类小孩的脑部神经发育不完善,在发热时可能会诱发癫痫发作。此时病情相对比较严重,而且容易反复发作。因此建议家长及时带小孩到医院就诊,并遵医嘱服用抗癫痫药物进行治疗,如卡马西平片、苯妥英钠片等。通过规范用药后,可以控制癫痫发作的频率和程度。待病情稳定后,再遵医嘱停药或减量用药;

3、继发性高热惊厥:如果小孩是由于颅内感染引起的继发性高热惊厥,则需要针对原发病进行治疗。如果是细菌感染引起的,则需要遵医嘱使用抗生素类药物进行治疗,如阿莫西林颗粒、头孢克肟颗粒等。如果是病毒感染引起的,则需要遵医嘱使用抗病毒药物进行治疗,如磷酸奥司他韦颗粒、利巴韦林颗粒等。

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做好保暖措施,避免着凉。同时还要注意多喝水,并且要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看病要趁早,不等待 不排队,全国知名专家 在线挂号
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微信号:复禾健康,求医更省时更省心

相关推荐

最新发布

小孩发烧抽搐惊厥处理
小孩发烧抽搐惊厥处理
小孩发烧抽搐惊厥,一般是指高热惊厥。对于这种情况,首先需要将小孩的头偏向一侧,以免出现误吸的情况。可以遵医嘱使用药物治疗、物理降温等方法进行处理。1、药物治疗:如果小孩发烧后出现了抽搐惊厥的症状,家长应立即将小孩平放在床上,并将小孩的...[详细]
2023-11-13 05:03
小孩发烧抽搐惊厥如何处理
小孩发烧抽搐惊厥如何处理
小孩发烧抽搐惊厥,需要及时进行处理,包括保持呼吸道通畅、控制惊厥发作、降低体温、补充水分等。如果出现上述症状,建议家长及时带小孩到医院就诊,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治疗。1、保持呼吸道通畅:小孩发烧抽搐惊厥时,可能会导致口腔分泌物增多,此时应...[详细]
2023-11-16 12:50
小孩发烧惊厥抽搐怎么处理
小孩发烧惊厥抽搐怎么处理
小孩发烧惊厥抽搐,一般是指高热惊厥。建议家长及时带小孩到医院就诊,由医生根据具体情况采取针对性处理措施,如物理降温、药物治疗等。1、物理降温:如果小孩体温在38.5℃以下,可以先进行物理降温,比如使用温毛巾擦拭身体,或者使用退热贴敷于...[详细]
2023-11-13 07:18
小孩发烧抽搐惊厥怎么避免
小孩发烧抽搐惊厥怎么避免
小孩发烧抽搐惊厥,可以通过日常护理、物理治疗、药物治疗等方式进行避免。建议家长及时带小孩到医院就诊,在医生指导下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1、日常护理:在小孩发烧期间,家长要注意做好小孩的保暖措施,避免着凉,同时还要注意多喝水,能够促进新陈...[详细]
2023-11-15 14:53
小孩发烧抽搐惊厥的治疗方法
小孩发烧抽搐惊厥的治疗方法
小孩发烧抽搐惊厥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一般治疗、药物治疗等。如果小孩出现发烧抽搐的情况,建议家长及时带其到医院就诊,明确具体病因后进行针对性治疗。1、一般治疗:如果小孩发烧抽搐的时间比较短,而且没有其他不适症状,则不需要特殊处理,注意观...[详细]
2023-11-13 09:48
小孩发烧惊厥抽搐的原因
小孩发烧惊厥抽搐的原因
小孩发烧惊厥抽搐,即高热惊厥,多见于6个月到4岁的儿童。引起高热惊厥的原因较多,常见原因为上呼吸道感染、急性传染病、神经系统疾病等。1、上呼吸道感染:如普通感冒、流行性感冒等,由于病原体侵入机体后产生炎症反应,可导致体温调节中枢功能障...[详细]
2023-12-19 09:55
小孩发烧抽搐惊厥什么样
小孩发烧抽搐惊厥什么样
小孩发烧抽搐惊厥时,通常会出现意识丧失、双眼凝视、口吐白沫、牙关紧闭、四肢抖动等症状。如果出现上述症状,建议家长及时带小孩到医院就诊,并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治疗。1、意识丧失:小孩发烧抽搐惊厥时,可能会出现意识丧失的情况,表现为突然昏迷,...[详细]
2023-11-14 16:18
小孩发烧抽搐惊厥啥样
小孩发烧抽搐惊厥啥样
小孩发烧抽搐惊厥,主要表现为意识丧失、双眼凝视、口吐白沫、牙关紧闭等。家长需要及时带小孩到医院就诊,并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治疗。1、意识丧失:小孩发烧抽搐惊厥时,可能会出现短暂的意识丧失,持续时间较短,一般不会超过30秒;2、双眼凝视:小...[详细]
2023-11-15 16:36
小孩发烧抽搐惊厥怎么缓解
小孩发烧抽搐惊厥怎么缓解
小孩发烧抽搐惊厥,可以通过补充水分、物理降温、药物治疗等方式进行缓解。建议家长及时带小孩到医院就诊,明确病因后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针对性治疗。1、补充水分:如果小孩发烧时出现抽搐惊厥的情况,可能是由于身体缺水导致的,此时需要及时给小孩补充...[详细]
2023-11-14 16:07
小孩发烧抽搐惊厥后要怎么处理
小孩发烧抽搐惊厥后要怎么处理
小孩发烧抽搐惊厥后,家长需要保持冷静,并及时进行处理。一般建议家长将小孩平放在床上,头偏向一侧,避免因呕吐物误吸而引起窒息。同时,还需要松开小孩的衣领和腰带,保证呼吸通畅。1、观察:如果小孩只是单纯地出现发烧抽搐惊厥的情况,没有其他不...[详细]
2023-12-26 10:51
有小肚子了怎么减
有小肚子可通过调整饮食、增加运动、改善生活习惯、局部塑形训练及压力管理等方式改善。腹部脂肪堆积通常与热量过剩、久坐不动、代谢减缓等因素相关,需综合干预才能有效减脂。1、调整饮食减少精制碳水和高糖食物摄入,用全谷物替代白米饭、白面包等。...[详细]
2025-10-27 16:22
有体香的人意味着什么
有体香的人通常意味着其体味受遗传、激素水平、饮食习惯及个人卫生习惯等因素影响,属于正常生理现象。体香并非疾病征兆,但若伴随异常症状需警惕代谢性疾病或皮肤问题。体香的形成与人体汗腺分泌的挥发性物质有关。大汗腺分泌的蛋白质与皮肤表面细菌作...[详细]
2025-10-27 15:44
有生理需要怎么解决
生理需求是人类正常的身体反应,可通过健康方式合理疏导。主要解决途径包括适度运动、转移注意力、规律作息、培养兴趣爱好及必要时咨询专业医生。1、适度运动规律进行有氧运动如慢跑、游泳等能促进内啡肽分泌,缓解紧张情绪。每日保持30分钟中等强度...[详细]
2025-10-27 15:06
有什么可以提高代谢的方法
提高代谢可通过调整饮食结构、增加肌肉量、规律运动、保证充足睡眠、适当补充营养素等方法实现。代谢率受年龄、性别、肌肉含量、激素水平等多因素影响,科学干预有助于改善基础代谢功能。1、调整饮食结构每日摄入足量优质蛋白如鸡胸肉、鱼类、豆制品,...[详细]
2025-10-27 14:28
有什么东西可以放内裤里除菌
有什么东西可以放内裤里除菌
内裤除菌可选择使用含茶树精油成分的护理液、弱酸性妇科专用洗剂、纳米银离子抗菌喷雾、一次性纯棉抗菌护垫或紫外线消毒袋等产品。这些物品能针对性抑制细菌滋生,但需注意避免过度使用破坏私处菌群平衡。1、茶树精油护理液茶树精油具有天然抗菌特性,...[详细]
2025-10-27 13:50
有人穿过情趣内衣吗
有人穿过情趣内衣吗
情趣内衣是一种常见的两性用品,主要用于增添亲密关系中的情趣和愉悦感。情趣内衣的穿着体验因人而异,主要与个人喜好、舒适度以及伴侣的接受程度有关。情趣内衣通常采用轻薄透气的面料,设计上注重展现身体曲线,可能包含蕾丝、绑带、镂空等元素。穿着...[详细]
2025-10-27 13:12
有气质和没气质的区别
有气质和没气质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仪态举止、谈吐修养、内在自信以及外在形象管理等方面。气质是个人内在修养与外在表现的综合体现,而非单纯的外貌特征。1、仪态举止有气质的人通常保持挺拔的站姿和坐姿,动作优雅从容,避免驼背或抖腿等小动作。这类仪...[详细]
2025-10-27 12:34
有气质的人都经历过什么
有气质的人通常经历过内外兼修的长期积累,主要体现在文化修养、情绪管理、仪态塑造、社交历练和自我认知五个方面。气质是个人综合素质的外在表现,与成长环境、教育背景和生活阅历密切相关。1、文化修养持续的知识积累能沉淀出从容淡定的气场。有气质...[详细]
2025-10-27 11:56
有母性的人说明了什么
有母性的人通常说明其具备较强的关爱、包容和责任感,这类特质可能源于天性、成长环境或社会角色塑造。母性不仅体现在对子女的照料上,也可能延伸至人际交往中的共情能力与利他行为。1、天性使然部分女性天生具有较高的催产素水平,这种激素与亲密关系...[详细]
2025-10-27 11:18
有母性的人的十大表现
具有母性特质的人通常表现出强烈的保护欲、情感细腻和无私奉献等特征。母性特质主要体现在情感关怀、行为习惯和人际互动中,常见表现有主动照顾他人、优先考虑家人需求、对弱势群体产生共情、善于调解矛盾、注重生活细节、情绪稳定包容、习惯性牺牲自我...[详细]
2025-10-27 1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