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血热又称流行性出血热,是由流行性出血热病毒引起的自然疫源性疾病,主要传染源是鼠类,主要通过消化道、呼吸道和皮肤等多种途径传播。感染出血热后建议积极进行对症治疗,以及抗病毒和防治并发症治疗:
一、对症治疗:
1、纠正休克:应积极采取抗休克治疗,在医生指导下给予输液治疗,以维持血压稳定;
2、降温:发热期应注意卧床休息,补充足量液体,防止高热、大量出汗引起虚脱。针对特定并发症如高血压、心功能不全等给予相应处理,必要时可进行血液透析;
3、护理: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尤其是危重患者的生命体征,记录出入量变化,并注意神志、血压、体温、尿量等变化;
4、预防感染:因出血热患者脾脏功能亢进,血小板减少,应给予少质多餐的饮食,注意口腔及鼻咽部清洁,预防呼吸道感染。定期进行血常规、尿常规、血生化等检查,高热时采取物理降温措施,如使用温水擦浴。
二、抗病毒治疗:
抗病毒治疗主要应用抗病毒药物,抑制病毒血症,阻止病毒繁殖和播散。常用药物有利巴韦林、干扰素等。根据临床分型、病情轻重及肾功能等因素决定给药途径。
三、防治并发症:
1、抗菌治疗:多采用中西医结合的综合治疗措施,遵医嘱应用头孢曲松钠、青霉素钠等抑制肠道细菌及其内毒素产生,高热时采用物理降温联合药物降温措施;
2、防治出血:肾周围出血积液可给予硫酸镁湿敷。对于脑水肿与脑出血者要限制液体入量,必要时可给予甘露醇脱水;
3、护肝:护肝药物可以促进肝细胞修复,还可以降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与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等指标,缓解乏力、食欲减退、恶心、呕吐等症状。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