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射乙型肝炎疫苗后,部分人群会出现抗体阳性的情况,一般说明人体已经产生了对抗乙型肝炎病毒的免疫力,不会再感染乙型肝炎病毒,但也有可能是因为注射疫苗时间过长、患有慢性疾病、体内出现病毒抗体等原因导致。
1、注射疫苗时间过长:对于接种乙型肝炎疫苗者而言,注射后体内会产生针对病毒的抗体,但注射者随着时间的延长,抗体水平会逐渐下降,导致检测时出现抗体阳性的情况。建议检测者每隔半年左右就医进行复查,确保抗体水平维持在较高水平;
2、患有慢性疾病:如果注射乙型肝炎疫苗者患有慢性疾病,如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等,本身免疫力较低,注射乙型肝炎疫苗后,可能无法产生足够浓度的乙型肝炎抗体,导致检测结果为抗体阳性。此时应及时到医院就诊,明确引起自身免疫疾病的病因,及时进行治疗;
3、体内出现病毒抗体:注射乙型肝炎疫苗后,人体内会产生针对病毒的抗体,但随着时间的延长,抗体水平会逐渐下降,导致检测时出现抗体阳性的情况。此时应及时到医院就诊,完善其他检查,明确是否感染乙型肝炎病毒。
还有一种情况是检测者没有感染乙型肝炎病毒,但因为与感染者进行了无防护措施的性行为,或者共用个人物品等,导致检测结果为抗体阳性。建议检测者进一步进行乙型肝炎五项检查,明确是否存在感染。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