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大便肚子痛怎么回事
拉大便时肚子痛可能由饮食不当、胃肠功能紊乱、肠易激综合征、肠道感染、肠梗阻等原因引起,可通过调整饮食、药物治疗、手术等方式缓解。建议及时就医,明确病因后遵医嘱治疗。
1、饮食不当
进食过多辛辣刺激、生冷或变质食物可能刺激胃肠黏膜,导致排便时腹部绞痛或隐痛,常伴随腹泻。这类情况无须特殊用药,可通过饮用温水、热敷腹部缓解,日常需注意饮食卫生,避免暴饮暴食。
2、胃肠功能紊乱
长期精神紧张或作息不规律可能引发胃肠蠕动异常,表现为排便前后下腹坠胀或阵发性疼痛,可能伴随便秘或腹泻。可遵医嘱使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等益生菌调节菌群,配合规律作息改善症状。
3、肠易激综合征
肠道敏感性增高时可能出现排便相关性腹痛,疼痛多位于左下腹,排便后常减轻。可能与内脏高敏感性或脑肠轴失调有关。可遵医嘱使用匹维溴铵片缓解肠痉挛,或复方谷氨酰胺肠溶胶囊修复肠黏膜,同时需避免焦虑情绪。
4、肠道感染
细菌或病毒感染肠道时,除腹痛外还可能伴随发热、黏液便或血便。如细菌性痢疾可使用盐酸左氧氟沙星胶囊抗感染,轮状病毒肠炎需配合蒙脱石散止泻。需注意补充电解质溶液预防脱水。
5、肠梗阻
肠道内容物通过受阻时会出现剧烈绞痛、腹胀及停止排便排气,可能由肠粘连、肿瘤或粪石阻塞导致。需立即就医,部分患者需行肠粘连松解术或肠道支架置入术解除梗阻,禁食期间需静脉营养支持。
日常应保持膳食纤维摄入均衡,适量食用燕麦、西蓝花等促进肠道蠕动,避免久坐及过度劳累。若腹痛持续超过2天或出现呕血、便血、高热等症状,须急诊处理。儿童出现排便哭闹、拒食时,家长需警惕肠套叠可能,应及时儿科就诊。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推荐阅读
6.4万次播放
6.74万次播放
7.15万次播放
6.98万次播放
相关文章
专业医生团队提供
免费就医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