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出生的婴儿心脏有杂音是怎么回事
刚出生的婴儿心脏有杂音可能由生理性心脏杂音、动脉导管未闭、室间隔缺损、房间隔缺损、肺动脉瓣狭窄等原因引起,需通过心脏超声等检查明确诊断。
1、生理性心脏杂音
新生儿心脏杂音多数为生理性,与胎儿循环向成人循环过渡有关。血流通过未完全闭合的动脉导管或卵圆孔时可能产生轻微杂音,通常无心脏结构异常。表现为杂音柔和、短促,多在出生后1-2周自然消失。无须特殊治疗,定期随访观察即可。
2、动脉导管未闭
动脉导管未闭是新生儿期常见先天性心脏病,可能与孕期感染、遗传等因素有关。典型表现为持续性机器样杂音,可伴有呼吸急促、喂养困难等症状。轻症可能自愈,中重度需使用布洛芬混悬液促进导管闭合,无效时需行动脉导管结扎术。
3、室间隔缺损
室间隔缺损由胚胎期室间隔发育不全导致,杂音多为收缩期响亮粗糙音。小型缺损可能无症状,大型缺损易引发心力衰竭,表现为多汗、体重不增等。治疗包括利尿剂呋塞米片减轻心脏负荷,严重者需室间隔缺损修补术。
4、房间隔缺损
房间隔缺损杂音呈收缩期喷射性,可能与染色体异常或母体糖尿病有关。多数缺损较小者无症状,大型缺损可能导致生长迟缓。部分继发孔型缺损可自行闭合,原发孔型需房间隔缺损封堵术治疗,必要时使用地高辛口服溶液改善心功能。
5、肺动脉瓣狭窄
肺动脉瓣狭窄杂音位于胸骨左缘第二肋间,呈喷射性,与瓣膜发育异常有关。轻度狭窄可观察,中重度可能引起紫绀、晕厥。治疗包括经皮球囊肺动脉瓣成形术,术后需预防性使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干混悬剂防止感染。
家长发现婴儿心脏杂音时应注意观察喂养情况、唇色及呼吸频率,避免剧烈哭闹。母乳喂养期间母亲需保证营养均衡,适当补充维生素D。定期进行儿童保健检查,若出现拒奶、呼吸急促或肤色发青应立即就医。所有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均需在专科医生指导下制定随访计划,部分病例需限制活动量。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推荐阅读
7.5万次播放
7.46万次播放
7.18万次播放
相关文章
专业医生团队提供
免费就医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