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确定是否得了抑郁症
抑郁症可通过临床症状评估、心理量表筛查、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及实验室检查等方式综合判断。抑郁症通常由遗传因素、神经递质失衡、心理社会压力、慢性疾病或药物副作用等原因引起。
1、临床症状评估
抑郁症的核心症状包括持续两周以上的情绪低落、兴趣减退或愉悦感丧失,可能伴随精力下降、注意力难以集中、自我评价过低、无价值感或过度内疚。部分患者出现睡眠障碍如早醒或入睡困难,食欲体重明显变化,反复出现死亡或自杀念头。这些症状需影响社会功能且排除其他疾病方可考虑抑郁症诊断。
2、心理量表筛查
常用抑郁自评量表如PHQ-9量表、SDS量表可初步评估抑郁严重程度,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则多用于专业机构评估。量表结果显示中度以上抑郁倾向时需进一步临床评估,但量表不能作为独立诊断依据,需结合其他检查综合判断。
3、病史采集
医生会详细询问症状持续时间、发作频率、社会功能影响程度及既往发作史,了解家族精神疾病史、重大生活事件等诱因。需排除双相情感障碍的躁狂发作史,鉴别创伤后应激障碍或适应障碍等类似表现疾病,明确是否伴随焦虑症状或躯体化症状。
4、体格检查
通过神经系统检查排除帕金森病、脑卒中等器质性疾病,甲状腺功能检查鉴别甲减所致抑郁状态,血常规检测是否存在贫血或感染。部分慢性疼痛疾病如纤维肌痛症可能引发抑郁样症状,需通过详细查体明确原发病因。
5、实验室检查
血液检测可排除维生素B12缺乏、电解质紊乱等代谢性疾病,脑脊液检查用于罕见的中枢神经系统感染鉴别。功能性核磁共振fMRI可观察前额叶皮层和杏仁核活动异常,但现阶段仅作为科研辅助手段,临床诊断仍以症状学评估为主。
怀疑抑郁症时应尽早就诊精神心理科,避免自行使用抗抑郁药物如盐酸氟西汀胶囊、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片等。日常保持规律作息,每日进行30分钟有氧运动如快走或游泳,适当增加富含欧米伽3脂肪酸的三文鱼、核桃等食物摄入。家属需注意观察患者情绪变化,避免施加压力,鼓励参与社交活动但不过度勉强,发现自杀倾向立即联系专业机构干预。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推荐阅读
2.76万次播放
3.38万次播放
2.68万次播放
3.3万次播放
相关文章
专业医生团队提供
免费就医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