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肠疼是怎么回事
结肠疼可能由肠易激综合征、肠道感染、炎症性肠病、肠梗阻、结肠息肉等原因引起,可通过调整饮食、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缓解。建议及时就医明确病因。
1、肠易激综合征
肠易激综合征可能与精神紧张、胃肠动力异常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阵发性腹痛伴排便习惯改变。可遵医嘱使用匹维溴铵片、复方谷氨酰胺肠溶胶囊、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等药物调节肠道功能。日常需避免摄入辛辣刺激性食物。
2、肠道感染
细菌或病毒感染可能引发结肠黏膜炎症,常见症状为绞痛伴腹泻发热。需进行粪便检测确诊,可选用诺氟沙星胶囊、蒙脱石散、口服补液盐Ⅲ等药物。治疗期间应补充水分,避免高纤维饮食。
3、炎症性肠病
克罗恩病或溃疡性结肠炎可能导致持续隐痛伴黏液血便,与免疫异常相关。美沙拉嗪肠溶片、泼尼松片、英夫利西单抗注射液等药物可控制病情。需定期进行肠镜监测,严重者需考虑肠段切除术。
4、肠梗阻
肿瘤或粪块堵塞可能导致剧烈绞痛伴呕吐便秘,腹部X线可见液气平面。初期可采用禁食胃肠减压,必要时行肠粘连松解术或造瘘术。术后需逐步恢复流质饮食。
5、结肠息肉
息肉增大可能引起间歇性钝痛,肠镜下表现为黏膜隆起。直径超过5毫米的腺瘤性息肉需行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术后病理确诊性质。建议每年复查肠镜预防癌变。
结肠疼痛患者应保持规律作息,每日摄入30克以上膳食纤维,避免久坐压迫腹部。急性发作期可选择粥类、蒸蛋等低渣饮食,疼痛持续超过6小时或出现便血需立即急诊。长期反复疼痛者建议完善肿瘤标志物及全结肠镜检查,排除恶性病变可能。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推荐阅读
1.65万次播放
1.51万次播放
1.73万次播放
1.68万次播放
1.3万次播放
1.34万次播放
相关文章
专业医生团队提供
免费就医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