崴脚后脚踝鼓了一个包怎么回事
崴脚后脚踝鼓了一个包可能与软组织损伤、韧带撕裂、关节囊损伤、骨折、滑膜炎等原因有关,可通过冷敷、制动休息、药物治疗、物理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缓解。建议及时就医,明确诊断后遵医嘱处理。
1、软组织损伤
崴脚时外力作用可能导致皮下毛细血管破裂,局部组织液渗出形成血肿或水肿。表现为局部肿胀伴随淤青,按压有轻微疼痛。可立即冷敷减少出血,48小时后热敷促进吸收,遵医嘱使用云南白药气雾剂、双氯芬酸钠凝胶等外用药物。
2、韧带撕裂
踝关节外侧距腓前韧带最易受损,严重撕裂时会出现明显肿胀和皮下淤血,关节稳定性下降。可能伴随剧烈疼痛和活动受限。需用弹性绷带固定,遵医嘱口服洛索洛芬钠片、塞来昔布胶囊等抗炎镇痛药,配合超声波治疗。
3、关节囊损伤
关节囊破裂会导致滑液外渗形成囊性包块,触诊有波动感,可能伴随关节交锁现象。需关节制动3-4周,严重者需关节腔穿刺抽液,注射玻璃酸钠注射液改善润滑功能。
4、骨折
暴力崴伤可能造成外踝或第五跖骨基底部骨折,肿胀范围较大且持续加重,可能出现骨擦音。需拍摄X线片确诊,无移位骨折可用石膏固定6-8周,移位明显者需切开复位内固定术。
5、滑膜炎
反复崴脚可能诱发创伤性滑膜炎,表现为弥漫性肿胀伴发热感,关节活动时摩擦音明显。急性期需关节制动,遵医嘱服用依托考昔片,慢性期可进行关节腔注射复方倍他米松注射液。
崴脚后48小时内应遵循RICE原则:休息制动避免二次损伤,冰敷每次15-20分钟间隔2小时,弹性绷带加压包扎减轻肿胀,抬高患肢促进静脉回流。恢复期可进行踝泵训练增强肌肉力量,穿高帮鞋提供支撑,避免高跟鞋和凹凸不平路面。若肿胀持续超过1周或出现皮肤发紫、剧烈疼痛需立即复查,排除血管神经损伤等并发症。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推荐阅读
4.92万次播放
4.99万次播放
4.77万次播放
5.24万次播放
相关文章
专业医生团队提供
免费就医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