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管治疗后牙龈长脓包
根管治疗后牙龈长脓包通常与根尖周炎、牙周脓肿或治疗过程中感染控制不佳有关。脓包形成可能由根管系统残留细菌感染、根尖区肉芽肿未彻底清除、牙周袋内厌氧菌繁殖等因素引起,需通过临床检查结合X线片明确病因。
1、根尖周炎复发
根管治疗不彻底可能导致根尖周炎复发,细菌通过根尖孔扩散至周围组织形成脓肿。患者常伴随咬合痛、牙齿浮动感,X线片显示根尖区阴影。需重新打开根管进行消毒,配合使用甲硝唑片、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控制感染,严重者需行根尖切除术。
2、牙周脓肿形成
治疗过程中器械损伤牙周膜或原有牙周炎未控制,可能引发局限性化脓性炎症。表现为牙龈红肿、按压溢脓,探诊可见深牙周袋。需进行牙周基础治疗,局部使用盐酸米诺环素软膏,必要时口服头孢克肟分散片辅助消炎。
3、根管侧支感染
复杂根管系统中的侧支根管未被清理,残留细菌可能导致局部化脓。临床可见牙龈窦道反复渗液,锥形束CT能发现细小侧支。需配合显微镜进行侧支根管预备,使用氢氧化钙糊剂封药,辅助克拉霉素缓释片控制感染。
4、异物反应
根管充填材料超出根尖孔或牙胶尖残留可能引发组织排斥反应。表现为持续性胀痛伴脓性分泌物,影像学显示根尖外高密度影。需手术刮除病变组织,更换生物相容性更好的iRoot SP糊剂进行根管再治疗。
5、全身因素影响
糖尿病患者或免疫功能低下者更易发生术后感染扩散。除局部治疗外需监测血糖水平,必要时静脉输注注射用头孢曲松钠。长期服用免疫抑制剂患者应调整用药方案,联合使用转移因子口服溶液增强抵抗力。
出现脓包后应避免自行挑破,保持口腔清洁使用氯己定含漱液漱口。饮食选择温凉软食,避免患侧咀嚼硬物。治疗后定期复查拍摄X线片观察愈合情况,若脓包反复发作需考虑拔牙后种植修复。日常注意控制全身性疾病,使用牙线及冲牙器维护牙周健康。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推荐阅读
2.76万次播放
3.1万次播放
3.18万次播放
2.61万次播放
相关文章
专业医生团队提供
免费就医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