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手脱皮到底是怎么回事
脚手脱皮可能由皮肤干燥、真菌感染、接触性皮炎、维生素缺乏、掌跖角化病等原因引起,可通过保湿护理、抗真菌治疗、避免刺激物、补充营养、局部用药等方式改善。建议及时就医明确病因,避免抓挠或自行撕脱皮屑。
1、皮肤干燥
长期接触洗涤剂或处于干燥环境会导致皮肤屏障受损,表现为脚跟、手指边缘出现细碎脱屑,可能伴随轻微瘙痒。日常需减少碱性清洁剂使用,沐浴后及时涂抹含尿素或凡士林的保湿霜,如尿素维E乳膏、凡士林修护晶冻。冬季可穿戴棉质手套袜子减少水分蒸发。
2、真菌感染
红色毛癣菌等真菌侵犯角质层会引起脚趾缝或手掌片状脱皮,边缘可见环状红斑,伴有明显瘙痒。需遵医嘱使用联苯苄唑乳膏、硝酸咪康唑散等抗真菌药物,鞋袜需每日更换并用沸水烫洗。糖尿病患者更易反复感染,需加强血糖控制。
3、接触性皮炎
对橡胶手套、劣质鞋材等过敏时,接触部位会出现边界清晰的红肿脱皮,严重时有渗出液。需立即停用致敏物品,外用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缓解炎症,反复发作者需做斑贴试验明确过敏原。从事湿作业人群可改用PVC材质防护用具。
4、维生素缺乏
长期偏食导致维生素B族或维生素A摄入不足时,会出现手足对称性脱皮,可能合并口角炎或夜盲症。可增加动物肝脏、深色蔬菜等富含维生素食物,必要时口服复合维生素B片、维生素AD软胶囊。酗酒或胃肠吸收障碍者需重点筛查。
5、掌跖角化病
遗传性或获得性角质代谢异常会使掌跖部皮肤增厚皲裂,呈大片状脱皮,冬季加重。可外用维A酸乳膏软化角质,严重者配合窄谱紫外线治疗。避免机械摩擦刺激,穿宽松透气的鞋袜,家务劳动时佩戴硅胶指套保护。
日常需保持手足清洁但避免过度清洗,水温控制在40℃以下。选择无香料添加的温和沐浴露,洗手后及时擦干指缝水分。真菌感染者应单独使用毛巾指甲剪,家庭成员避免混穿拖鞋。若脱皮持续加重或出现脓疱、裂口出血,需皮肤科就诊排除银屑病、湿疹等疾病。均衡饮食中适当增加三文鱼、坚果等富含必需脂肪酸的食物,有助于皮肤屏障修复。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推荐阅读
1.96万次播放
2.04万次播放
2.23万次播放
相关文章
专业医生团队提供
免费就医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