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然尿少了怎么回事
突然尿少可能由饮水量不足、泌尿系统感染、肾功能异常、尿路梗阻、药物副作用等原因引起,可通过增加饮水量、抗感染治疗、透析治疗、解除梗阻、调整用药等方式改善。
1、饮水量不足
长时间未补充水分或大量出汗会导致尿液生成减少。机体通过减少排尿维持体液平衡,此时尿液常呈深黄色。建议每日饮用1500-2000毫升温水,分次少量饮用。观察24小时若尿量恢复则无须特殊处理,可适量食用西瓜、梨等含水量高的水果辅助补水。
2、泌尿系统感染
急性膀胱炎或肾盂肾炎可能引发尿量骤减,多伴有尿频尿痛、下腹坠胀等症状。感染导致尿道黏膜水肿会阻碍排尿。需进行尿常规检查确诊,可遵医嘱使用盐酸左氧氟沙星片、头孢克肟分散片等抗生素,配合三金片等中成药缓解症状。治疗期间保持会阴清洁,每日饮水不少于2000毫升。
3、肾功能异常
急性肾小球肾炎或慢性肾病进展时,肾小球滤过率下降会导致尿量明显减少。可能伴随眼睑浮肿、血压升高。需通过肾功能检查、肾脏B超明确诊断,轻症可用黄葵胶囊、尿毒清颗粒保护肾功能,严重者需进行血液透析。限制每日食盐摄入不超过5克,避免高钾食物如香蕉、土豆。
4、尿路梗阻
泌尿系结石、前列腺增生等疾病可能突然阻塞尿路,表现为排尿困难伴尿量减少。超声检查可发现结石或前列腺体积增大。小结石可服用排石颗粒配合跳跃运动,大结石需体外冲击波碎石。前列腺增生患者可服用盐酸坦索罗辛缓释胶囊,严重梗阻需留置导尿管。
5、药物副作用
部分降压药如氢氯噻嗪片、利尿剂如呋塞米片使用不当可能导致排尿异常。长期服用含马兜铃酸的中成药也可能损伤肾小管。出现尿量变化应及时复诊,医生会根据情况调整药物剂量或更换药品。避免自行服用不明成分的保健品或偏方。
日常应注意记录每日尿量及颜色变化,突发无尿或每日尿量少于400毫升需立即就医。保持规律作息,避免久坐憋尿,适量运动促进血液循环。饮食宜清淡,限制高嘌呤食物如动物内脏、海鲜摄入。中老年男性建议每年进行前列腺特异性抗原检查,育龄女性需注意预防尿路感染。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推荐阅读
3.97万次播放
3.21万次播放
3.82万次播放
3.11万次播放
3.13万次播放
3.64万次播放
3.02万次播放
3.4万次播放
相关文章
专业医生团队提供
免费就医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