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节受伤怎么治疗
关节受伤可通过休息制动、冷敷热敷、药物治疗、物理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治疗。关节受伤通常由外力撞击、运动损伤、退行性病变、炎症反应、关节不稳等原因引起。
休息制动是关节受伤后的基础处理方式,需停止活动并使用支具或绷带固定受伤部位,避免加重损伤。急性期建议卧床休息1-3天,严重者需延长至1-2周。冷敷热敷在受伤后24小时内应采用冰袋冷敷10-15分钟,间隔1小时重复进行,有助于减轻肿胀和疼痛。24小时后可改用热毛巾敷15-20分钟促进血液循环。药物治疗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常用药物包括双氯芬酸钠缓释片、塞来昔布胶囊、盐酸氨基葡萄糖胶囊等非甾体抗炎药和软骨保护剂。物理治疗包含超声波、电疗和关节功能训练,适用于慢性损伤或术后康复,通常需要10-20次疗程。手术治疗主要针对韧带断裂、关节脱位等严重损伤,常见术式有关节镜微创手术和开放性复位内固定术。
关节受伤后应避免过早负重活动,恢复期可进行游泳、骑自行车等低冲击运动。饮食上增加富含优质蛋白的鱼类、蛋类和富含维生素C的西蓝花、猕猴桃,有助于组织修复。控制体重可减轻关节负荷,建议BMI保持在18.5-23.9范围内。康复期间出现关节红肿热痛加重或活动受限时,应及时复查调整治疗方案。长期关节不适者需定期进行肌力训练和关节稳定性练习,预防反复损伤。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推荐阅读
5.26万次播放
5.36万次播放
5.32万次播放
5.44万次播放
相关文章
专业医生团队提供
免费就医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