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样的检查才可能发现早期的胰腺癌
早期胰腺癌可通过血液肿瘤标志物检测、影像学检查、内镜超声检查、穿刺活检、基因检测等方式发现。胰腺癌早期症状隐匿,建议高危人群定期筛查。
1、血液肿瘤标志物检测
CA19-9是胰腺癌最常用的肿瘤标志物,约80%胰腺癌患者会出现升高。CEA和CA125也可作为辅助指标。但需注意,胆道梗阻、胰腺炎等良性疾病也可能导致标志物轻度升高。建议结合影像学检查综合判断,单次检测异常需重复验证。
2、影像学检查
增强CT能清晰显示胰腺形态和周围血管侵犯情况,对1厘米以上病灶检出率较高。MRI特别是MRCP可评估胰胆管系统,适合碘造影剂过敏者。PET-CT对转移灶检测更敏感,但价格较高。超声检查便捷但易受肠道气体干扰。
3、内镜超声检查
通过胃镜将超声探头置于十二指肠降部,可发现小至3毫米的胰腺病变,对早期肿瘤和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瘤诊断价值突出。检查时可直接进行细针穿刺活检,但属于侵入性操作,需严格掌握适应证。
4、穿刺活检
在超声或CT引导下经皮穿刺获取组织标本,病理诊断准确率超过90%。内镜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更适合胰头病变。但存在出血、胰瘘等风险,且阴性结果不能完全排除恶性肿瘤,需结合临床综合判断。
5、基因检测
约10%胰腺癌具有遗传倾向,BRCA1/2、CDKN2A等基因突变者患病风险显著增高。对家族史阳性者可进行基因筛查,突变携带者需提前开始监测。液体活检检测循环肿瘤DNA是新兴技术,目前多用于疗效评估。
长期吸烟、慢性胰腺炎、糖尿病、肥胖人群应提高警惕,建议每年进行肿瘤标志物和腹部超声联合检查。出现不明原因上腹痛、体重下降、黄疸等症状时,需及时完善增强CT或MRI。保持健康生活方式,控制血糖血脂,避免过量饮酒,有助于降低患病风险。确诊后应尽快到专科医院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推荐阅读
6.68万次播放
6.09万次播放
6.22万次播放
5.92万次播放
5.91万次播放
相关文章
专业医生团队提供
免费就医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