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低烧吐怎么回事
宝宝低烧吐可能由胃肠型感冒、消化不良、食物过敏、急性胃肠炎、轮状病毒感染等原因引起,可通过调整饮食、物理降温、补液治疗、药物治疗、就医检查等方式处理。建议家长密切观察宝宝症状变化,及时就医明确病因。
1、胃肠型感冒
病毒感染引起的胃肠型感冒可能导致低烧伴呕吐,常伴随腹泻、食欲不振。家长需保持宝宝口腔清洁,少量多次喂温水,可遵医嘱使用蒙脱石散、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口服补液盐散Ⅲ等药物。注意观察尿量防止脱水。
2、消化不良
喂养不当或腹部受凉可能引发功能性消化不良,表现为低烧、吐奶或呕吐未消化食物。建议家长暂停添加新辅食,将奶粉适当稀释,哺乳后竖抱拍嗝。可配合腹部顺时针按摩,必要时使用婴儿健脾散、乳酸菌素颗粒调节胃肠功能。
3、食物过敏
对牛奶蛋白或辅食成分过敏时,宝宝可能出现低热、呕吐伴皮疹。家长需记录饮食日记,暂停可疑过敏原,更换深度水解奶粉。急性期可遵医嘱使用氯雷他定糖浆、地氯雷他定干混悬剂抗过敏,配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调节肠道菌群。
4、急性胃肠炎
细菌性胃肠炎可引起低烧呕吐,大便可能带有黏液。家长需将奶瓶餐具煮沸消毒,避免交叉感染。医生可能开具头孢克肟颗粒、消旋卡多曲颗粒联合布拉氏酵母菌散治疗,呕吐剧烈时需静脉补液纠正电解质紊乱。
5、轮状病毒感染
秋冬季高发的轮状病毒肠炎常以呕吐起病,后续出现水样便和发热。家长需注意臀部护理预防尿布疹,口服补液盐预防脱水。可遵医嘱使用蒙脱石散、锌制剂和酪酸梭菌活菌散,严重脱水需住院治疗。
家长应保持宝宝饮食清淡易消化,暂停油腻辅食,哺乳期母亲也需忌口生冷刺激食物。每日测量体温3-4次,38.5℃以下优先物理降温。注意观察精神状态、尿量和呕吐物性状,若出现嗜睡、哭时无泪、呕吐物带血或胆汁样物质,需立即急诊处理。恢复期可逐步添加米汤、苹果泥等低渣食物,避免过早恢复常规饮食加重胃肠负担。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推荐阅读
7.47万次播放
7.23万次播放
7.61万次播放
7.51万次播放
7.48万次播放
7.21万次播放
7.91万次播放
相关文章
专业医生团队提供
免费就医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