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老是低烧是怎么回事
孩子老是低烧可能与感染、免疫系统异常、内分泌失调、慢性炎症、肿瘤等因素有关。低烧通常表现为体温在37.3-38摄氏度之间持续或反复出现,可通过血常规检查、病原学检测、影像学检查等方式明确病因。
1、感染
细菌或病毒感染是儿童低烧的常见原因,如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可能引起长期低热,EB病毒感染可能导致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这类感染常伴随乏力、淋巴结肿大等症状。治疗需根据病原体选择抗生素或抗病毒药物,如阿莫西林颗粒、头孢克洛干混悬剂、磷酸奥司他韦颗粒等。家长需注意观察孩子有无咳嗽、皮疹等伴随症状。
2、免疫系统异常
风湿热、幼年特发性关节炎等自身免疫性疾病可能导致免疫复合物沉积引发低热。这类疾病往往伴有关节肿痛、环形红斑等表现。需通过抗链球菌溶血素O试验、类风湿因子检测确诊,治疗常用布洛芬混悬液、醋酸泼尼松片等药物。家长应记录孩子体温变化规律,避免剧烈运动加重症状。
3、内分泌失调
甲状腺功能亢进时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会加速代谢引发低热,可能出现多汗、心率增快等症状。通过甲状腺功能检查可确诊,常用甲巯咪唑片、丙硫氧嘧啶片等药物治疗。家长需控制孩子碘摄入量,避免食用海带等高碘食物。
4、慢性炎症
慢性鼻窦炎、慢性扁桃体炎等局部炎症可能引起持续低热,常伴有鼻塞、咽痛等症状。鼻内镜检查可见黏膜充血肿胀,治疗常用阿奇霉素干混悬剂、鼻用糖皮质激素喷雾。家长应督促孩子保持鼻腔清洁,用生理盐水冲洗鼻腔。
5、肿瘤
白血病、淋巴瘤等血液系统肿瘤可能因异常细胞增殖导致长期低热,多伴有贫血、出血倾向。骨髓穿刺检查可明确诊断,需根据分型采用化疗方案。家长发现孩子存在面色苍白、皮肤瘀斑时应及时就医。
家长应每日定时测量孩子腋下体温并记录,选择宽松透气的棉质衣物,保持室内温度在20-24摄氏度。饮食上多补充维生素C含量高的水果如猕猴桃、橙子,适量增加优质蛋白摄入如鸡蛋、鱼肉。避免让孩子过度疲劳,保证每日睡眠时间不少于10小时。若低热持续超过2周或伴随精神萎靡、体重下降等症状,需立即前往儿科或感染科就诊。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推荐阅读
6347次播放
8694次播放
2052次播放
相关文章
专业医生团队提供
免费就医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