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脉硬化闭塞症有哪些症状
动脉硬化闭塞症的症状主要有间歇性跛行、静息痛、肢体发凉、皮肤颜色改变和溃疡坏疽。动脉硬化闭塞症是动脉粥样硬化导致血管狭窄或闭塞引起的慢性缺血性疾病,多见于下肢。
1、间歇性跛行
间歇性跛行是动脉硬化闭塞症的典型症状,表现为行走一段距离后出现下肢肌肉疼痛、酸胀或无力,休息后可缓解。疼痛部位与血管闭塞水平相关,如小腿疼痛提示股浅动脉病变,大腿疼痛提示髂动脉病变。症状严重程度与行走距离呈负相关,需通过踝肱指数等检查评估缺血程度。
2、静息痛
静息痛是疾病进展期的表现,患者在未活动时出现持续性下肢疼痛,夜间平卧时加重。疼痛多位于足趾或足前部,呈烧灼样或针刺样,下垂肢体可暂时缓解。此时肢体已处于严重缺血状态,可能伴随感觉异常,需警惕组织坏死风险。
3、肢体发凉
患肢皮温降低是常见体征,触摸时可发现两侧肢体温度不对称。缺血部位皮肤干燥脱屑,汗毛稀疏或脱落,趾甲增厚变形。足背动脉或胫后动脉搏动减弱甚至消失,反映远端血流灌注不足。
4、皮肤颜色改变
缺血肢体抬高时呈现苍白,下垂后转为紫红色。严重者出现皮肤萎缩变薄,皮下脂肪减少,肌肉萎缩。慢性缺血可导致趾端毛细血管充盈时间延长,皮肤出现色素沉着或淤斑。
5、溃疡坏疽
终末期患者因组织持续缺血缺氧,轻微外伤即可引发难愈性溃疡,多发生于足趾、足跟或踝部。溃疡边缘整齐,基底苍白无渗液,伴剧烈疼痛。未及时治疗可发展为干性坏疽,继发感染后转为湿性坏疽,需紧急血运重建或截肢。
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需严格戒烟,控制血压、血糖和血脂。每日检查足部皮肤,避免外伤和烫伤,选择宽松鞋袜。适度进行步行锻炼可促进侧支循环形成,但出现静息痛时应限制活动。饮食以低盐低脂为主,增加蔬菜水果摄入,定期监测血管状况。症状加重或出现溃疡时须立即就医,避免延误血运重建时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推荐阅读
1.46万次播放
1.8万次播放
1.83万次播放
相关文章
专业医生团队提供
免费就医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