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骨增生的医学解释
牙骨增生是指颌骨骨质异常增厚的病理现象,通常由局部慢性炎症刺激、创伤修复或代谢异常等因素引起。
牙骨增生多发生于牙槽骨区域,可能与长期咬合创伤、慢性根尖周炎或牙周炎有关。骨质增生初期通常无明显症状,随着病情进展可能出现局部硬结、牙齿移位或咬合不适。影像学检查可见骨密度增高、骨小梁结构紊乱等表现。轻度增生无须特殊处理,但需定期口腔检查监测变化。若增生导致功能障碍或疼痛,可考虑手术修整骨突,术后需配合抗感染治疗。日常应避免咬硬物、纠正不良咀嚼习惯,减少局部刺激因素。
建议保持口腔卫生,定期洁牙控制菌斑,减少炎症发生概率。均衡饮食有助于维持骨代谢平衡,适当补充钙和维生素D。出现牙齿松动、牙龈肿胀或颌骨疼痛时及时就医,避免延误治疗。术后患者需遵医嘱使用复方氯己定含漱液等药物预防感染,避免辛辣食物刺激创口。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推荐阅读
3.87万次播放
3.36万次播放
3.62万次播放
3.9万次播放
4.25万次播放
3.88万次播放
相关文章
专业医生团队提供
免费就医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