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自测心脏是否健康
心脏健康自测可通过观察日常症状、简单体能测试及基础指标监测完成。主要方法包括静息心率检测、运动耐量评估、夜间呼吸观察、血压监测以及水肿检查。
一、静息心率检测
晨起未活动时测量腕部或颈部脉搏,正常成人静息心率为60-100次/分。持续高于100次可能提示心动过速,低于60次且伴随头晕乏力需警惕窦房结功能异常。测量时应保持平静状态,避免饮用咖啡或剧烈运动后立即检测。
二、运动耐量评估
采用6分钟步行试验,平地连续行走6分钟后出现明显气促、胸痛或行走距离不足300米,可能反映心脏泵血功能下降。测试前需热身,过程中如出现面色苍白、冷汗应立即停止。健康成年人通常可完成400-700米步行。
三、夜间呼吸观察
睡眠中频繁因憋醒需坐起缓解,或枕头垫高才能呼吸顺畅,可能提示左心功能不全导致的阵发性夜间呼吸困难。记录每周发生次数,伴随咳嗽咳粉红色泡沫痰时需紧急就医。
四、血压监测
家庭自测血压应选择固定时间测量,正常值为收缩压90-139mmHg且舒张压60-89mmHg。双上肢血压差超过20mmHg可能提示主动脉病变,测量时需保持袖带与心脏同高,避免测量前30分钟吸烟或摄入咖啡因。
五、水肿检查
用手指按压胫骨前皮肤5秒,凹陷持续2秒以上不恢复提示下肢水肿。对称性水肿多与右心衰竭相关,单侧水肿需排查静脉血栓。同时观察尿量变化,24小时尿量少于400毫升可能合并肾功能受损。
建议每周记录自测数据形成趋势图,避免在感冒发热或情绪激动时检测。保持低盐饮食,每日钠摄入不超过5克,适量进行快走游泳等有氧运动。40岁以上人群每年应进行心电图和心脏超声检查,有冠心病家族史者需提前至30岁开始筛查。自测发现异常指标持续3天以上或伴随胸痛晕厥时,须立即至心血管内科就诊。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推荐阅读
6.98万次播放
7.57万次播放
7.15万次播放
相关文章
专业医生团队提供
免费就医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