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吐又拉肚子是什么原因
又吐又拉肚子可能与饮食不当、胃肠型感冒、急性胃肠炎、食物中毒、肠易激综合征等原因有关。该症状通常由病毒或细菌感染、食物刺激、消化功能紊乱等因素引起,表现为呕吐、腹泻、腹痛等。建议及时就医,明确病因后遵医嘱治疗。
1、饮食不当
食用生冷、变质或刺激性食物可能引发胃肠功能紊乱。症状多为短暂性呕吐和稀便,可能伴随轻微腹痛。可通过饮用温水、暂时禁食缓解,必要时可遵医嘱使用蒙脱石散、口服补液盐散、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等药物调节胃肠功能。
2、胃肠型感冒
由诺如病毒等病原体感染引起,常见呕吐、水样腹泻和低热。该病具有传染性,需隔离处理。治疗以补液为主,可遵医嘱使用藿香正气口服液、利巴韦林颗粒、消旋卡多曲颗粒等药物,同时注意补充电解质。
3、急性胃肠炎
多因沙门氏菌等细菌感染导致,症状包括频繁呕吐、黏液便和阵发性绞痛。可能与进食不洁食物有关,需检测便常规。治疗需用抗生素如诺氟沙星胶囊、盐酸小檗碱片,配合蒙脱石散保护肠黏膜。
4、食物中毒
食用被金黄色葡萄球菌等污染的食物后,2-6小时内出现剧烈呕吐、喷射状腹泻。严重时可导致脱水,需立即就医。医生可能使用注射用头孢曲松钠、乳酸左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进行静脉治疗。
5、肠易激综合征
精神紧张或肠道敏感可能诱发功能性胃肠紊乱,表现为腹胀、黏液便与呕吐交替发作。需排除器质性疾病,可遵医嘱使用马来酸曲美布汀片、复方谷氨酰胺肠溶胶囊、地衣芽孢杆菌活菌胶囊调节肠道功能。
出现呕吐腹泻症状时,应暂停固体食物摄入,少量多次饮用淡盐水或口服补液溶液防止脱水。记录呕吐物和粪便的性状、频率,就医时供医生参考。恢复期选择米汤、馒头等低渣饮食,避免乳制品和高纤维食物。若症状持续超过24小时或出现血便、高热、意识模糊等严重表现,须立即急诊处理。婴幼儿、孕妇及老年人出现此类症状时更需及时医疗干预。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推荐阅读
7.46万次播放
7.47万次播放
7.86万次播放
7.84万次播放
7.87万次播放
7.89万次播放
相关文章
专业医生团队提供
免费就医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