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起倒刺怎么回事
婴儿起倒刺可能与皮肤干燥、维生素缺乏、频繁吮吸手指、外界摩擦刺激、遗传性皮肤角化异常等因素有关。可通过加强保湿、调整饮食、减少局部刺激、使用润肤剂、就医排查疾病等方式改善。
1、皮肤干燥
冬季空气湿度低或过度清洁容易导致婴儿手指皮肤角质层水分流失,角质细胞分离形成倒刺。建议每日用温水清洗后及时涂抹含甘油、凡士林的婴儿润肤霜,避免使用碱性洗护用品。室内可放置加湿器维持湿度在50%-60%。
2、维生素缺乏
长期挑食或辅食添加不均衡可能造成维生素A、B族或锌摄入不足,影响皮肤黏膜修复功能。可适当增加胡萝卜泥、蛋黄、瘦肉糜等富含维生素A的食物,或遵医嘱补充维生素AD滴剂。哺乳期母亲需注意自身营养均衡。
3、频繁吮吸手指
婴儿吸吮手指时唾液反复浸渍甲周皮肤,导致表皮软化剥脱。家长可用安抚奶嘴转移注意力,为6月龄以上婴儿提供牙胶玩具。修剪指甲时保留1毫米白边,避免撕扯倒刺造成继发感染。
4、外界摩擦刺激
粗糙衣物摩擦、抓握玩具时的机械刺激可能损伤娇嫩皮肤。选择纯棉材质衣物,定期检查玩具边缘是否毛糙。玩耍后可用橄榄油轻柔按摩手指,增强皮肤屏障功能。
5、遗传性皮肤角化异常
少数患儿可能患有毛周角化病、掌跖角化症等遗传性疾病,表现为持续性甲周脱屑伴红斑。需就医进行皮肤镜检或基因检测,确诊后可遵医嘱使用尿素软膏、水杨酸软膏等角质软化剂,严重者需进行光疗。
日常护理需保持婴儿手部清洁干燥,沐浴水温不超过38℃,每周修剪指甲2-3次。出现倒刺时用婴儿专用指甲剪齐根剪除,切忌撕拉。若伴随甲沟红肿、渗液等感染迹象,或倒刺反复发作超过2周未愈,应及时就诊儿科或皮肤科。哺乳期母亲可适当增加深海鱼、坚果等富含必需脂肪酸的食物,通过母乳传递营养改善婴儿皮肤状态。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推荐阅读
5.51万次播放
5.86万次播放
5.34万次播放
5.79万次播放
相关文章
专业医生团队提供
免费就医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