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压高的原因及治疗
低压高通常指舒张压偏高,可能与遗传因素、不良生活习惯、肥胖、肾脏疾病、内分泌疾病等因素有关,可通过生活方式调整、药物治疗等方式干预。
1、遗传因素
部分人群存在高血压家族史,基因缺陷可能导致血管紧张素系统异常,表现为舒张压持续升高。这类患者需定期监测血压,若合并头晕、心悸等症状,可遵医嘱使用缬沙坦胶囊、苯磺酸氨氯地平片等药物控制血压。日常需减少钠盐摄入,避免情绪激动。
2、不良生活习惯
长期高盐饮食、酗酒或缺乏运动会导致水钠潴留和血管阻力增加。建议每日食盐量控制在5克以下,戒断酒精饮料,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若调整3个月后血压未改善,需结合药物治疗。
3、肥胖
体重指数超过28时,脂肪组织分泌的炎症因子会损伤血管内皮功能。患者常伴随睡眠呼吸暂停、血脂异常,可通过低热量饮食和运动减轻体重。体重每下降10公斤,舒张压可降低5-10毫米汞柱。
4、肾脏疾病
肾动脉狭窄或慢性肾炎会导致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激活,引发顽固性舒张压升高。这类患者可能出现夜尿增多、眼睑浮肿,需通过肾动脉彩超、尿微量白蛋白检测确诊,可选用盐酸贝那普利片联合利尿剂治疗。
5、内分泌疾病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或甲状腺功能亢进会引起代谢紊乱,导致舒张压异常。典型表现包括低血钾、手抖心悸,需检测血浆醛固酮、甲状腺激素水平。确诊后可选择螺内酯片或甲巯咪唑片进行病因治疗。
低压高患者应每日固定时间测量血压并记录,饮食注意增加芹菜、海带等富钾食物,避免腌制食品。冬季注意保暖防止血管痉挛,睡眠保证7-8小时。若出现持续头痛、视物模糊需立即就医,避免擅自调整药物剂量。建议每3个月复查心电图和肾功能,长期血压控制目标应低于130/80毫米汞柱。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推荐阅读
4.79万次播放
4.44万次播放
4.87万次播放
4.31万次播放
相关文章
专业医生团队提供
免费就医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