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常规检查有潜血是怎么回事
尿常规检查有潜血可能由泌尿系统感染、泌尿系统结石、肾炎、泌尿系统肿瘤、剧烈运动等原因引起,可通过抗感染治疗、排石治疗、免疫抑制治疗、手术治疗、休息等方式缓解。建议及时就医,明确病因后遵医嘱治疗。
1、泌尿系统感染
泌尿系统感染如膀胱炎、肾盂肾炎等可能导致尿潜血阳性,通常伴有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治疗可遵医嘱使用左氧氟沙星片、头孢克肟分散片、三金片等药物。日常需多饮水,保持会阴清洁。
2、泌尿系统结石
肾结石、输尿管结石等移动时可能划伤黏膜导致潜血,常伴随腰部绞痛、血尿。可遵医嘱使用排石颗粒、双氯芬酸钠栓止痛,必要时行体外冲击波碎石术。每日饮水量建议超过2000毫升。
3、肾炎
肾小球肾炎等疾病会引起肾小球滤过膜损伤,表现为潜血伴蛋白尿、水肿。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醋酸泼尼松片、环磷酰胺片、黄葵胶囊等药物。需限制盐分摄入,定期监测肾功能。
4、泌尿系统肿瘤
膀胱癌、肾癌等肿瘤组织坏死出血可导致持续性潜血,可能无痛性血尿。确诊需通过膀胱镜、CT等检查,治疗包括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根治性肾切除术等。40岁以上吸烟者应提高警惕。
5、剧烈运动
马拉松等高强度运动后可能出现一过性潜血,与肾脏短暂缺血有关。通常休息1-3天后复查可转阴,无须特殊治疗。运动前后需充分补水,避免长时间憋尿。
发现尿潜血阳性应避免恐慌,但需重视复查。建议记录排尿症状变化,检查前24小时避免月经期、剧烈运动和摄入动物血制品。长期存在潜血或伴随高血压、水肿等症状时,务必到肾内科或泌尿外科完善尿红细胞形态学检查、泌尿系超声等进一步评估。日常注意保持每日1500-2000毫升饮水量,减少高盐高脂饮食,控制体重在正常范围。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推荐阅读
7.5万次播放
7.57万次播放
7.48万次播放
7.53万次播放
7.65万次播放
相关文章
专业医生团队提供
免费就医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