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腺癌放疗面临的挑战
(一) 胰腺癌治疗模式的观念转变
胰腺癌预后不良,除了治疗模式的选择有限之外,长期以来人们对这一疾病的治疗仅停留在传统治疗手段上,无论是医学界自身还是患者本人,对新技术进展对这一疾病产生的影响和治疗结果改善的可能性都很少关注。
结果可能会造成有了先进的技术和优势的手段,却得不到合适的病人治疗而无法证明技术进展与结果改变的事实。因此,应根据现有的临床研究结果积极推进临床研究,尤其是以放疗为主的多学科临床研究尤为重要。让病期相对早期的患者愿意接受局部根治性放疗,特别是为那些因医学原因不能耐受手术治疗的早期胰腺癌病人有可能获得长期生存机会。
(二) 胰腺癌病理诊断对放疗的影响
胰腺癌以手术为首选治疗手段在临床高度怀疑是胰腺癌并有手术指征时可不用病理诊断直接手术。但是,放疗技术进展成为胰腺癌有效的治疗手段时,目前无病理诊断不可以放疗的传统医学规定直接影响放疗技术优势作用的发挥。
众所周知,胰腺癌穿刺活检风险高、难度大,甚至外科术中诊断不能切除时也有部分不活检,面对这一难题和现状,在目前胰腺癌临床诊断水平和影像技术水平较高,而且采用放疗对胰腺癌患者利大于弊的情况下,在部分病人穿刺活检极其困难的客观事实面前,
(三) 胰腺癌放疗需要解决的问题
胰腺癌放疗高度依赖影像学诊断,CT、MRI和PET/CT等是常用诊断工具。CT可反应组织的血供情况及空间层次,但组织分辨率有限;MRI可清晰反应组织的分辨率,但空间层次感不足。目前胰腺癌放疗的定位采用CT模拟定位,在某些情况下很难清晰显示胰腺病变与周围正常组织的界限。PET/CT作为功能-解剖显像有助于明确胰腺癌诊断,但在相当一部分乏血供的胰腺肿瘤中可出现假阴性的结果,目前还不能常规作为放疗定位影像。因此,胰腺癌的放疗需要多模态影像清晰显示肿瘤范围才能真正实现肿瘤的精确放疗。
胰腺作为腹膜后位器官可能受到来自于周围脏器蠕动和容积效应的影响,因此胰腺放疗定位时需要保持相对空腹状态,最大限度的减少器官移动导致的靶区移位。定位时分时口服造影剂、增强CT扫描,有助于显示胃十二指肠等正常组织,便于胰腺癌病变靶区勾画。但是周围正常组织容积的不确定性需要对肿瘤靶区外扩一定的边界。目前尚缺乏这方面的前瞻性临床研究资料。
胰腺癌放疗高度依赖剂量效应关系。提高胰腺肿瘤总剂量或分次剂量可提高肿瘤局控率和生存率。但是,胰腺周围有胃和十二指肠放疗剂量限制器官,如何解决提高胰腺肿瘤剂量,降低胃、十二指肠照射容积和高剂量范围,是胰腺癌放疗疗效提高面临的又一关键问题。目前除了通过放疗技术的精准施照以减少胃、十二指肠受照容积和剂量外,外科手术干预也是一个较好的选择。特别是开腹的病人,尽量做胆肠吻合、胃肠吻合、术中穿刺活检和瘤周银夹标记,这对术后精准放疗和高剂量放疗可创造极好的条件。
胰腺癌多合并有消化道症状,加上影响到胰腺功能,患者往往因肿瘤消耗存在体质虚弱、体重下降,对一般侵入性的操作或手术耐受性差,因此需要相对耐受性好的诊断和治疗手段。随着对胰腺癌分子生物学机制的深入认识、新的治疗技术的不断采用、以及新的有效药物或靶向治疗的研究进展,人们有理由相信胰腺癌这一难治性疾病的生存终将会有所改善。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推荐阅读
专业医生团队提供
免费就医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