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肠炎一直疼怎么办
胃肠炎一直疼可通过调整饮食、热敷腹部、补充电解质、使用药物、就医治疗等方式缓解。胃肠炎通常由细菌感染、病毒感染、饮食不当、药物刺激、免疫力低下等原因引起。
1、调整饮食
胃肠炎发作期间应选择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米粥、面条、蒸蛋等,避免辛辣刺激、油腻或高纤维食物。少量多餐有助于减轻胃肠负担,同时需暂停乳制品和含糖饮料。症状缓解后可逐步恢复正常饮食,但需观察身体反应。
2、热敷腹部
用40℃左右的热水袋或热毛巾敷于腹部疼痛部位,每次15-20分钟,每日重复进行2-3次。热敷能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缓解胃肠痉挛引起的疼痛。注意避免温度过高导致皮肤烫伤,糖尿病患者或皮肤感觉异常者需谨慎。
3、补充电解质
频繁呕吐腹泻可能导致脱水,可口服补液盐散或饮用淡盐水、稀释的苹果汁补充电解质。每公斤体重补充50-100毫升液体,分次少量饮用。严重脱水时可能出现尿量减少、头晕等症状,需及时就医。
4、使用药物
细菌性胃肠炎可遵医嘱使用诺氟沙星胶囊、蒙脱石散、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等药物。诺氟沙星胶囊适用于敏感菌引起的感染,蒙脱石散能吸附肠道毒素,益生菌可调节肠道菌群。须严格按说明书或医嘱使用,避免自行服用止泻药掩盖病情。
5、就医治疗
若疼痛持续超过48小时,伴随高热、血便、意识模糊等症状,需立即就医。医生可能通过血常规、粪便检测判断病因,严重脱水者需静脉补液。免疫功能低下者、婴幼儿或孕妇出现症状应优先就诊。
胃肠炎恢复期需保持充足休息,避免剧烈运动。日常注意食品卫生,生熟食分开处理,肉类彻底煮熟。养成饭前便后洗手习惯,定期消毒厨房用具。慢性胃肠炎患者建议记录饮食日志,排查过敏原。症状完全消失前不宜饮酒或服用非甾体抗炎药,以免加重黏膜损伤。若反复发作或疼痛性质改变,需进行胃肠镜检查排除其他器质性疾病。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推荐阅读
5.36万次播放
5.23万次播放
5.02万次播放
5.57万次播放
相关文章
专业医生团队提供
免费就医指导
热门问题
- 1 拔罐和刮痧能一起做吗
- 2 普通外科包括什么
- 3 椎动脉型颈椎病怎么治疗用什么药
- 4 小儿发热惊厥怎么处理
- 5 脚关节有时痛是什么回事
- 6 阴囊疝气会影响生育吗
- 7 胃里烧的慌是怎么回事
- 8 做无痛人流做什么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