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弥漫性增生性肾小球肾炎是什么病
急性弥漫性增生性肾小球肾炎是一种以肾小球内皮细胞和系膜细胞弥漫性增生为主要病理特征的免疫介导性肾脏疾病,多由链球菌感染后诱发。主要表现为血尿、蛋白尿、水肿和高血压,常见于儿童及青少年。
1、病因机制
该病多与A组β溶血性链球菌感染有关,常见于咽炎或皮肤感染后1-3周发病。链球菌抗原与抗体形成免疫复合物沉积于肾小球,激活补体系统导致炎症反应。肾小球内皮细胞和系膜细胞增生会阻塞毛细血管腔,降低肾小球滤过率。部分病例可能与病毒或其他细菌感染相关。
2、典型症状
患者常出现晨起眼睑水肿并逐渐蔓延至下肢,尿量减少且呈洗肉水样血尿。约80%病例伴有轻中度高血压,严重者可出现头痛、视物模糊等高血压脑病表现。尿液检查可见红细胞管型和蛋白尿,血液检查显示补体C3水平下降。儿童患者症状通常较成人更显著。
3、诊断方法
除典型临床表现外,需进行尿常规检查确认红细胞和蛋白尿,血清抗链球菌溶血素O抗体滴度升高支持近期链球菌感染。肾活检可见弥漫性肾小球细胞增生及中性粒细胞浸润,免疫荧光显示IgG和C3颗粒样沉积。需与IgA肾病、急进性肾炎等疾病进行鉴别诊断。
4、治疗原则
急性期需卧床休息并限制钠盐摄入,血压升高者可遵医嘱使用硝苯地平控释片或卡托普利片。存在明确感染灶时需注射青霉素钠注射液,严重水肿可用呋塞米注射液利尿。肾功能急剧恶化时需考虑短期血液透析。禁用肾毒性药物如庆大霉素注射液。
5、预后护理
多数儿童患者4-6周内症状完全缓解,成人恢复较慢但90%以上可痊愈。恢复期应每月复查尿常规直至正常,避免剧烈运动半年。日常需保持口腔卫生预防感染,出现咽痛或皮肤破损应及时处理。饮食宜低盐优质蛋白,推荐食用冬瓜、鲫鱼等利水食物。
患者应定期监测血压和尿量变化,若出现持续少尿、呼吸困难或意识改变需立即就医。恢复期避免使用非甾体抗炎药,接种疫苗前需咨询医生。保持每日饮水量1500-2000毫升,睡眠时抬高下肢减轻水肿。建议每3个月复查肾功能直至稳定,育龄女性患者妊娠前需进行肾脏功能评估。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推荐阅读
1.19万次播放
7883次播放
5987次播放
相关文章
专业医生团队提供
免费就医指导
热门问题
- 1 拔罐和刮痧能一起做吗
- 2 普通外科包括什么
- 3 椎动脉型颈椎病怎么治疗用什么药
- 4 小儿发热惊厥怎么处理
- 5 脚关节有时痛是什么回事
- 6 阴囊疝气会影响生育吗
- 7 胃里烧的慌是怎么回事
- 8 做无痛人流做什么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