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了腹部ct还用做肠镜吗
是否需要在腹部CT后做肠镜需根据病情决定,多数情况下两者不能互相替代。腹部CT主要用于观察腹腔脏器结构,肠镜则能直接检查肠道黏膜病变。
腹部CT通过影像学手段评估腹腔内器官的形态和位置关系,对肿瘤、炎症、出血等病变有较高检出率,尤其适合急腹症或占位性病变的筛查。但CT对早期肠道黏膜病变如小息肉、浅表溃疡的敏感度有限,且无法进行活检或治疗操作。肠镜能直观观察结肠至回盲部的黏膜状态,可发现毫米级息肉并即时切除,对炎症性肠病、早期肠癌的诊断价值更高。若CT发现肠道壁增厚、占位等异常,或患者存在便血、排便习惯改变等报警症状,肠镜是必要的补充检查。
少数情况下如患者存在严重心肺疾病、凝血功能障碍等肠镜禁忌证,或已通过CT明确诊断如晚期肿瘤转移,可能无须再行肠镜检查。但这类情况需由消化科医生综合评估,不可自行判断。
建议携带CT报告至消化内科就诊,医生会根据影像结果、症状和危险因素决定是否需要肠镜。40岁以上人群即使CT无异常,也建议每5-10年进行肠镜筛查。检查前3天需低渣饮食,肠镜当日需空腹并按要求服用清肠药物以确保检查准确性。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推荐阅读
6.33万次播放
6.25万次播放
6.01万次播放
相关文章
专业医生团队提供
免费就医指导
热门问题
- 1 拔罐和刮痧能一起做吗
- 2 普通外科包括什么
- 3 椎动脉型颈椎病怎么治疗用什么药
- 4 小儿发热惊厥怎么处理
- 5 脚关节有时痛是什么回事
- 6 阴囊疝气会影响生育吗
- 7 胃里烧的慌是怎么回事
- 8 做无痛人流做什么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