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肠炎的症状是什么
胃肠炎的症状主要有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发热乏力、食欲减退、脱水等。胃肠炎通常由病毒细菌感染、食物中毒、药物刺激、免疫力低下、消化系统疾病等因素引起。
1、恶心呕吐
胃肠炎早期常出现胃部不适感,随后可能发展为频繁恶心呕吐。呕吐物多为胃内容物,严重时可含有胆汁。病毒感染引起的胃肠炎呕吐症状通常持续1-2天,细菌性胃肠炎可能持续更久。建议呕吐期间少量多次饮用温水,避免进食加重症状。
2、腹痛腹泻
腹部绞痛多位于脐周或上腹部,排便后可暂时缓解。腹泻表现为大便次数增多,每日可达10次以上,粪便呈水样或稀糊状。细菌性胃肠炎可能出现黏液脓血便。腹泻严重时可导致肛周皮肤刺激,需注意清洁护理。轮状病毒胃肠炎常见蛋花汤样大便。
3、发热乏力
部分患者会出现低热或中度发热,体温多在37.5-38.5摄氏度之间。伴随全身乏力、肌肉酸痛等中毒症状。儿童患者发热可能更为明显。诺如病毒胃肠炎常见突发高热伴寒战。发热期间应监测体温变化,适当补充电解质溶液。
4、食欲减退
胃肠黏膜炎症反应会导致明显的食欲下降甚至厌食。患者可能对油腻食物产生厌恶感。急性期建议选择米汤、稀粥等清淡流质饮食。随着症状缓解,可逐步过渡到低纤维软食。避免过早摄入牛奶等可能加重腹泻的食物。
5、脱水
频繁呕吐腹泻可导致体液大量丢失,出现口渴、尿量减少、皮肤弹性下降等脱水表现。婴幼儿可能出现前囟凹陷、哭时无泪。重度脱水需静脉补液治疗。居家护理时可观察尿液颜色,深黄色提示需加强补液。口服补液盐溶液能有效预防脱水加重。
胃肠炎患者应注意休息,症状轻微时可先居家观察。饮食宜清淡易消化,避免辛辣刺激食物。适当补充益生菌有助于恢复肠道菌群平衡。出现持续高热、血便、意识改变等严重症状,或婴幼儿、老年人、孕妇等特殊人群发病时,应及时就医治疗。恢复期应逐步增加饮食种类和量,避免暴饮暴食加重胃肠负担。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推荐阅读
2.1万次播放
2.03万次播放
1.45万次播放
1.42万次播放
1.63万次播放
2.2万次播放
1.56万次播放
相关文章
专业医生团队提供
免费就医指导
热门问题
- 1 拔罐和刮痧能一起做吗
- 2 普通外科包括什么
- 3 椎动脉型颈椎病怎么治疗用什么药
- 4 小儿发热惊厥怎么处理
- 5 脚关节有时痛是什么回事
- 6 阴囊疝气会影响生育吗
- 7 胃里烧的慌是怎么回事
- 8 做无痛人流做什么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