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门螺旋杆菌感染者需要治疗吗
幽门螺旋杆菌感染者通常需要治疗,根除治疗有助于降低胃炎、胃溃疡等疾病风险。
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可能引发慢性胃炎、胃黏膜损伤,长期未治疗可能增加胃溃疡或胃癌概率。感染者常出现上腹隐痛、餐后饱胀、反酸等症状,部分患者可能伴随口臭或食欲减退。根除治疗通常采用四联疗法,包含质子泵抑制剂、铋剂及两种抗生素,如奥美拉唑肠溶胶囊、胶体果胶铋胶囊、阿莫西林胶囊和克拉霉素片。治疗期间需严格遵医嘱完成疗程,避免自行停药导致细菌耐药。
少数无症状感染者或高龄患者可能暂无须立即治疗,但需定期胃镜监测。存在严重脏器功能障碍、药物过敏史或妊娠期等特殊情况时,医生会评估风险收益比后调整方案。幽门螺旋杆菌主要通过共餐传播,感染者应使用公筷并避免咀嚼喂食。治疗后4-8周需进行碳13或碳14呼气试验复查,确认根除效果。日常饮食需减少辛辣刺激食物摄入,戒烟限酒有助于胃黏膜修复。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推荐阅读
2734次播放
2572次播放
7934次播放
4941次播放
8585次播放
相关文章
专业医生团队提供
免费就医指导
热门问题
- 1 拔罐和刮痧能一起做吗
- 2 普通外科包括什么
- 3 椎动脉型颈椎病怎么治疗用什么药
- 4 小儿发热惊厥怎么处理
- 5 脚关节有时痛是什么回事
- 6 阴囊疝气会影响生育吗
- 7 胃里烧的慌是怎么回事
- 8 做无痛人流做什么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