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阳抑阴的中成药
扶阳抑阴的中成药主要有金匮肾气丸、右归丸、桂附地黄丸、附子理中丸、龟鹿二仙胶等。这类药物多用于肾阳虚衰、阴寒内盛等证候,需在中医师辨证指导下使用。
1、金匮肾气丸
金匮肾气丸由附子、桂枝、熟地黄等组成,具有温补肾阳的功效,适用于肾阳不足引起的腰膝酸软、畏寒肢冷、夜尿频多等症状。该方在金匮要略基础上化裁而成,通过补火助阳改善阴寒症状。使用期间需忌食生冷,阴虚火旺者禁用。
2、右归丸
右归丸含肉桂、附子、鹿角胶等成分,主治肾阳不足兼精血亏虚证,常见于阳痿早泄、宫寒不孕等病症。其温补之力较强,能填精补髓、扶阳固本。服药期间可能出现口干咽燥等反应,需及时调整用量。
3、桂附地黄丸
桂附地黄丸由肉桂、附子、熟地黄等配伍,针对肾阳虚衰引起的水肿、小便不利等症状。该药通过温阳利水达到抑阴效果,现代多用于慢性肾炎属阳虚证者。长期服用需监测血压变化。
4、附子理中丸
附子理中丸以附子、干姜为主药,专治脾胃虚寒证,表现为脘腹冷痛、呕吐泄泻等阴寒症状。其温中散寒作用显著,可改善中焦阳虚导致的阴盛现象。服药后宜饮热粥助药力发散。
5、龟鹿二仙胶
龟鹿二仙胶融合龟板胶、鹿角胶等血肉有情之品,适用于阴阳两虚偏阳虚者,常见于更年期综合征、骨质疏松等病症。该药通过阴阳双补实现扶阳抑阴,需烊化兑服以保持药效。
使用扶阳类中成药期间应规律作息,避免熬夜耗伤阳气,冬季可适当食用羊肉、韭菜等温补食材。服药两周后症状未缓解需复诊调整方案,高血压、心脏病患者用药前须告知医师病史。日常可配合艾灸关元、命门等穴位增强温阳效果,但须注意药物与体质辨证相符,不可自行盲目进补。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推荐阅读
6.95万次播放
7.47万次播放
7.36万次播放
7.57万次播放
7.22万次播放
相关文章
专业医生团队提供
免费就医指导
热门问题
- 1 2型糖尿病高危人群判定标准有哪
- 2 胆囊半夜疼怎么应急
- 3 哪些是尿道炎的危害呢
- 4 烤瓷冠修复是什么
- 5 一岁宝宝拉肚子吃什么食物
- 6 宝宝肚脐眼红肿怎么办
- 7 龟头难受,而且特别敏感怎么办
- 8 内裤有尿骚味怎么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