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了出血热疫苗后24小时内一般不能洗澡,24小时后能洗澡,但应注意避免打疫苗的部位接触水,以免发生感染。出血热疫苗是一种预防流行性出血热的主要手段,是一种预防性的疫苗,建议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接种。
1、避免接触水:打了出血热疫苗后,24小时内不能洗澡,因为在接种点的皮肤或者针眼部位还未完全愈合,如果洗澡容易导致局部发生感染,甚至导致疫苗的注射失效;
2、避免受凉:打了出血热疫苗后,24小时后能洗澡,但应注意使用温水冲洗局部,避免使用刺激性的沐浴露或者肥皂,以免对局部产生刺激,引起皮肤不适;
3、注意观察:打了出血热疫苗后,需要注意观察接种部位是否出现红肿、疼痛、硬结等不良反应,同时应注意是否出现发热、乏力、恶心等不良反应,如果出现上述症状,建议尽早就医检查;
4、其他:打了出血热疫苗后,应规律作息,避免过度劳累和剧烈运动,同时应注意清淡饮食,避免进食辛辣、刺激性的食物,以免对身体产生刺激,不利于恢复。
打了出血热疫苗后,应在接种点观察半小时再离开,避免出现不良反应而不能及时处理。虽然打了出血热疫苗可以洗澡,但是在打疫苗后应注意针眼处的卫生清洁,以免发生感染。另外,如果打了出血热疫苗后发热症状超过24小时,或者出现严重的过敏症状,如呼吸困难、声音嘶哑等,则应及时去医院就诊。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