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经常失眠可能与激素波动、心理压力、生活习惯、环境干扰及潜在疾病有关,改善需从调节作息、缓解压力、优化睡眠环境、医学干预及饮食运动入手。
女性经期、孕期或更年期雌激素和孕激素水平变化直接影响睡眠质量。黄体期孕酮升高可能引发嗜睡但易中断睡眠,更年期潮热盗汗导致频繁觉醒。短期可尝试低剂量口服避孕药调节激素,长期需妇科医生评估是否采用激素替代疗法HRT,如雌二醇贴片、黄体酮胶囊。
工作家庭双重负担易引发焦虑性失眠,睡前反复思考问题会抑制褪黑素分泌。认知行为疗法CBT-I中的刺激控制法要求卧床20分钟未入睡即起身,正念冥想通过身体扫描练习缓解紧张。药物可选SSRI类抗抑郁药如舍曲林,需心理科处方。
夜间刷手机蓝光抑制褪黑素生成,周末补觉打乱生物钟。建议固定起床时间误差不超过1小时,睡前1小时进行热水浴使核心体温下降0.5℃促进入睡。非处方助眠剂如褪黑素缓释片剂量控制在0.5-3mg,连续服用不超过3周。
卧室光线超过50勒克斯会干扰睡眠周期,伴侣打鼾声达40分贝即可能造成微觉醒。遮光窗帘需保证遮光率100%,耳塞选择蜡质材质更贴合耳道。白噪音机器设定在粉红噪音模式有助于掩盖突发噪音。
甲状腺功能亢进导致代谢亢进引发入睡困难,不宁腿综合征造成睡前肢体不适。需检查TSH激素水平和血清铁蛋白,甲亢患者服用甲巯咪唑,铁缺乏者补充多糖铁复合物胶囊325mg/日。
睡前2小时食用200ml温牛奶可提供色氨酸前体,日间30分钟快走提升深睡眠时长但避免睡前3小时运动。保持卧室温度18-22℃湿度50-60%,记忆棉枕头高度以单侧肩宽为宜。持续失眠超过1个月需进行多导睡眠监测排除呼吸暂停综合征。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