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血化瘀的食疗老偏方包括山楂红糖水、黑木耳红枣汤、当归生姜羊肉汤、红花酒酿蛋、三七粉冲服五种常见方法。
新鲜山楂富含黄酮类物质,能扩张血管促进循环,搭配红糖温经散寒。取10颗山楂去核煮沸,加20克红糖溶化,经期前三天每日饮用。注意胃酸过多者需稀释服用,糖尿病患者替换为代糖。
黑木耳含腺苷可抑制血小板聚集,红枣补血养颜。干木耳15克泡发后撕小块,与6枚去核红枣炖煮1小时,每周食用3次。术后淤血人群可加入5克丹参增强效果,但孕妇禁用。
当归活血调经,生姜驱寒温中,适合寒凝血瘀体质。羊肉500克焯水后,与15克当归、3片老姜慢炖2小时,冬季每月食用2-3次。阴虚火旺者需减少当归用量至5克。
藏红花活血效力强,酒酿促进吸收。取3根红花浸泡米酒10分钟,打入鸡蛋蒸熟,经期后连服三天。每日红花量不超过0.5克,高血压患者改用甜酒酿。
三七皂苷能双向调节血液循环,对跌打损伤尤佳。每天早晚各取1克三七粉温水送服,连续两周。配合局部淤青处外敷三七粉调蜂蜜,皮肤破损禁用。
日常可搭配快走、瑜伽等温和运动促进气血运行,避免生冷油腻饮食。血瘀体质者多吃紫菜、洋葱、葡萄等富含花青素食物,经期前后用玫瑰花5朵、月季花3朵代茶饮。若出现持续疼痛、异常出血需立即停用偏方并就医,严重淤血需结合针灸或中药调理,外伤淤血24小时内冷敷后再热敷效果更佳。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