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肠胃炎应该怎么预防
急性胃肠炎可通过饮食卫生管理、避免刺激性食物、加强手部清洁、控制食物储存温度、及时接种疫苗等方式预防。该疾病主要由病毒或细菌感染、食物污染、免疫力低下等因素引起。
1、饮食卫生管理
避免食用生冷或未彻底加热的食物,尤其是海鲜、禽蛋类。生食蔬菜水果需用流动清水反复冲洗,砧板刀具应做到生熟分离。外出就餐选择卫生条件达标的餐厅,不饮用未经煮沸的生水。若集体用餐出现多人腹泻呕吐,需立即停止进食并报告卫生部门。
2、避免刺激性食物
减少摄入辛辣、油腻、高糖及含酒精的饮品,这些食物可能刺激胃肠黏膜。发作期宜选择低渣饮食如米汤、馒头等,缓解期逐步添加蒸蛋、苹果泥等易消化食物。乳糖不耐受者应暂时回避乳制品,可改用无乳糖配方营养粉。
3、加强手部清洁
饭前便后需用肥皂和流动水洗手至少20秒,接触污染物后应及时消毒。照顾患者时应佩戴一次性手套,患者呕吐物需用含氯消毒剂处理。儿童玩具、门把手等高频接触物品应每日消毒,诺如病毒流行期间可使用75%酒精擦拭。
4、控制食物储存温度
熟食在室温下存放不超过2小时,冰箱冷藏室保持4℃以下,冷冻室-18℃以下。隔夜饭菜需彻底加热至中心温度70℃以上,海鲜类不建议二次加热食用。夏季野餐时需用保温箱存放食品,冰袋数量应占容器容积三分之一以上。
5、及时接种疫苗
轮状病毒疫苗适用于2月龄至3岁婴幼儿,可预防病毒性胃肠炎。前往霍乱流行区域前应接种口服霍乱疫苗,伤寒流行区建议接种Vi多糖疫苗。流感疫苗虽不直接预防胃肠炎,但能减少继发性细菌感染风险。
日常需保持规律作息与适度运动,增强机体免疫力。出现频繁呕吐、血便、持续高热或意识模糊时须立即就医。家庭可备口服补液盐Ⅲ预防脱水,但不要自行使用止泻药物。慢性病患者、孕妇及婴幼儿出现症状应优先就诊,学校或托幼机构发生聚集性病例时需启动传染病报告流程。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推荐阅读
7.49万次播放
7.07万次播放
相关文章
专业医生团队提供
免费就医指导
热门问题
- 1 孕晚期肚子痒怎么回事
- 2 阴道炎治疗期间应该注意什么
- 3 手脚长牛皮癣了怎么办
- 4 镇静剂对大脑的损害能恢复吗,怎
- 5 阴虱治疗方法有哪些
- 6 中医治疗狐臭的方法
- 7 胸平扫ct可以排除肺癌吗
- 8 复印机对孕妇有影响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