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分析颈椎病的病根
颈椎病的病根在中医理论中主要与肝肾亏虚、气血不足、风寒湿邪侵袭、长期劳损及痰瘀阻络等因素有关。中医认为颈椎病属于痹证范畴,其发病机制涉及筋骨失养、经络不通、气血运行受阻等病理变化。
1、肝肾亏虚
中医认为肝主筋、肾主骨,肝肾亏虚会导致筋骨失养。中老年人或长期熬夜者易因肝肾精血不足,出现颈椎间盘退化、骨质增生。这类患者常伴随头晕耳鸣、腰膝酸软等症状。治疗需以补益肝肾为主,可选用熟地黄、山茱萸等药材配伍,或遵医嘱使用壮骨关节丸、金匮肾气丸等中成药。
2、气血不足
气血亏虚无法濡养颈部筋肉,易引发慢性劳损。久病体弱或产后女性多见,表现为颈部隐痛、活动无力、面色苍白等。治疗需益气养血,常用黄芪、当归等药物,可配合八珍颗粒、归脾丸等中成药调理。日常可适度练习八段锦导引术以促进气血运行。
3、风寒湿邪
外感风寒湿邪滞留经络是急性发作的重要诱因。患者多有受凉史,表现为颈部僵痛、畏寒喜暖、遇冷加重。治疗需祛风散寒除湿,可用羌活、防风等药材,或遵医嘱使用风湿骨痛胶囊、追风透骨丸。注意颈部保暖,避免空调直吹。
4、长期劳损
长期低头伏案或姿势不良会导致颈部筋肉持续紧张,气血瘀滞。现代办公族常见此型,症状以局部压痛、活动受限为主。治疗需舒筋活络,可配合推拿、针灸松解肌肉粘连,使用颈复康颗粒、舒筋活血片等药物。建议每工作1小时做颈部米字操。
5、痰瘀阻络
痰湿与瘀血互结阻滞经络,多见于肥胖、代谢异常人群。症状表现为颈部刺痛、麻木、转动时有弹响声。治疗需化痰祛瘀通络,常用半夏、丹参等药材,或选用通络开痹片、血府逐瘀胶囊。饮食需减少肥甘厚味,适当饮用山楂荷叶茶。
中医防治颈椎病强调整体调理与生活方式干预。建议保持规律作息避免肝肾耗伤,工作时调整显示器高度至平视位置,睡眠选用高度适中的护颈枕。饮食可适量食用黑芝麻、核桃等补肾食材,配合艾灸大椎穴、风池穴等保健穴位。若出现上肢放射痛或行走不稳等严重症状,应及时就医排除脊髓型颈椎病等危重情况。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推荐阅读
7934次播放
7934次播放
7934次播放
相关文章
专业医生团队提供
免费就医指导
热门问题
- 1 孕晚期肚子痒怎么回事
- 2 阴道炎治疗期间应该注意什么
- 3 手脚长牛皮癣了怎么办
- 4 镇静剂对大脑的损害能恢复吗,怎
- 5 阴虱治疗方法有哪些
- 6 中医治疗狐臭的方法
- 7 胸平扫ct可以排除肺癌吗
- 8 复印机对孕妇有影响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