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肠检查都有哪些项目
胃肠检查项目主要有胃镜检查、肠镜检查、消化道钡餐造影、幽门螺杆菌检测、腹部超声检查等。
1、胃镜检查
胃镜检查是通过口腔插入内窥镜观察食管、胃及十二指肠黏膜的检查方法,能直接发现炎症、溃疡、息肉或肿瘤等病变。检查前需空腹6-8小时,过程中可能引起轻微恶心感。胃镜检查适用于反复上腹痛、呕血、黑便等症状的排查,检查后可取组织进行病理活检。
2、肠镜检查
肠镜检查是将内窥镜经肛门进入结肠观察肠道黏膜的检查,可筛查结肠息肉、炎症性肠病或肿瘤。检查前需严格清洁肠道,服用泻药排空粪便。肠镜检查能发现早期结肠癌前病变,50岁以上人群建议定期筛查。检查中可能因充气引起腹胀不适。
3、消化道钡餐造影
消化道钡餐造影是通过口服钡剂后在X光下观察食管、胃及十二指肠形态的检查。能显示器官轮廓异常、狭窄或蠕动功能障碍,适用于吞咽困难、胃下垂等情况的评估。检查后需多饮水促进钡剂排出,短期内可能出现白色粪便。
4、幽门螺杆菌检测
幽门螺杆菌检测包括碳13/14呼气试验、粪便抗原检测或胃黏膜活检,用于诊断该细菌感染。幽门螺杆菌是慢性胃炎、胃溃疡的主要病因,阳性患者需规范抗菌治疗。呼气试验前需停用抗生素和抑酸药2-4周,检测结果准确度高。
5、腹部超声检查
腹部超声通过声波成像观察胃肠壁层次结构及周围器官,对胆囊结石、胰腺病变等有较高诊断价值。检查前需空腹8小时以减少胃肠气体干扰,具有无创、无辐射的优点。超声可辅助评估胃肠肿瘤的浸润深度和周围淋巴结转移情况。
胃肠检查前应根据医生指导做好饮食和药物调整,胃镜和肠镜检查后2小时内避免进食,出现持续腹痛或便血需及时就医。日常保持规律饮食,避免过量摄入辛辣刺激性食物,适量补充膳食纤维有助于维护胃肠健康。40岁以上人群建议每3-5年进行一次胃肠镜筛查。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推荐阅读
2.15万次播放
2.18万次播放
1.74万次播放
2.11万次播放
1.97万次播放
相关文章
专业医生团队提供
免费就医指导
热门问题
- 1 2型糖尿病高危人群判定标准有哪
- 2 胆囊半夜疼怎么应急
- 3 哪些是尿道炎的危害呢
- 4 烤瓷冠修复是什么
- 5 一岁宝宝拉肚子吃什么食物
- 6 宝宝肚脐眼红肿怎么办
- 7 龟头难受,而且特别敏感怎么办
- 8 内裤有尿骚味怎么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