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度近视眼底病变怎么回事
高度近视眼底病变可能由眼轴过度延长、视网膜变薄、脉络膜萎缩、黄斑区病变、视网膜脱离等原因引起,可通过定期眼底检查、光学矫正、药物治疗、激光治疗、玻璃体切除手术等方式干预。
1、眼轴过度延长
高度近视患者眼轴长度超过26毫米,导致眼球壁结构拉伸变薄。视网膜和脉络膜因机械牵拉出现缺血缺氧,可能伴随飞蚊症或视物变形。建议每半年进行一次眼轴测量,配戴框架眼镜或角膜接触镜矫正屈光不正,避免剧烈运动。临床常用七叶洋地黄双苷滴眼液改善微循环,或口服递法明片保护视网膜细胞。
2、视网膜变薄
持续的眼球扩张使视网膜神经上皮层萎缩,周边部可能出现格子样变性。患者常有闪光感或视野缺损症状。需通过广角眼底照相监测视网膜状态,必要时行视网膜激光光凝术预防裂孔。可遵医嘱使用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滴眼液促进修复,联合卵磷脂络合碘片增强视网膜代谢。
3、脉络膜萎缩
脉络膜毛细血管层进行性退化会导致视网膜色素上皮功能障碍,表现为豹纹状眼底改变。可能并发脉络膜新生血管,引起突然视力下降。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能早期发现病变,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药物如康柏西普眼用注射液可用于抑制新生血管生长,配合口服银杏叶提取物改善血供。
4、黄斑区病变
高度近视性黄斑病变包括萎缩型改变和出血性病变,患者中心视力显著受损。微视野检查可评估视功能损伤程度,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注射液可治疗黄斑出血,口服叶黄素酯可能延缓萎缩进展。需避免长时间近距离用眼,阅读时保持充足光照。
5、视网膜脱离
视网膜变薄区域易形成裂孔,玻璃体牵拉可能导致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突发视野遮挡伴闪光感需紧急就医,需行巩膜扣带术或玻璃体切割术复位视网膜。术后需使用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预防感染,溴芬酸钠滴眼液控制炎症反应。
高度近视患者应建立终身随访计划,每年至少完成一次散瞳眼底检查。控制每日电子屏幕使用时间在4小时内,室内光线保持300-500勒克斯。饮食注意补充深色蔬菜和深海鱼类,避免跳水、拳击等可能引起眼压波动的运动。出现视物变形、固定黑影等预警症状时须24小时内就诊眼科急诊。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推荐阅读
5801次播放
5573次播放
8538次播放
7903次播放
6307次播放
4359次播放
相关文章
专业医生团队提供
免费就医指导
热门问题
- 1 2型糖尿病高危人群判定标准有哪
- 2 胆囊半夜疼怎么应急
- 3 哪些是尿道炎的危害呢
- 4 烤瓷冠修复是什么
- 5 一岁宝宝拉肚子吃什么食物
- 6 宝宝肚脐眼红肿怎么办
- 7 龟头难受,而且特别敏感怎么办
- 8 内裤有尿骚味怎么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