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常见的心律失常有哪些
老年人常见的心律失常主要有窦性心动过缓、房性早搏、心房颤动、室性早搏、房室传导阻滞等。这些心律失常可能与年龄增长、心脏结构改变、基础疾病等因素有关,建议及时就医评估。
1、窦性心动过缓
窦性心动过缓指心率低于每分钟60次,老年人因窦房结功能退化较易发生。轻度可能无症状,严重时可出现头晕、乏力,与甲状腺功能减退或药物副作用相关。需排查电解质紊乱,必要时通过动态心电图评估,严重者需安装起搏器。
2、房性早搏
房性早搏表现为心脏提前跳动后伴随代偿间歇,老年人多与高血压、慢性肺病相关。偶发早搏通常无须治疗,频发伴心悸时可使用盐酸普罗帕酮片,合并心力衰竭者需控制原发病。日常需限制咖啡因摄入。
3、心房颤动
心房颤动是老年人最常见持续性心律失常,心房率达350-600次/分,心室率绝对不齐。易导致脑卒中,需长期服用华法林钠片抗凝。与冠心病、甲亢密切相关,射频消融术适用于部分患者。
4、室性早搏
室性早搏起源于心室异位起搏,老年人多与心肌缺血、心肌病相关。频发或多源性早搏需警惕恶性心律失常,可选用盐酸美西律片治疗。合并器质性心脏病者应优先处理基础疾病。
5、房室传导阻滞
房室传导阻滞分为三度,老年人常见一度和二度Ⅰ型,与心肌纤维化相关。二度Ⅱ型或三度阻滞需安装永久起搏器,临时性阻滞可能由地高辛片过量引起,需监测血药浓度。
老年人应定期监测血压、血糖和血脂,避免过度劳累及情绪激动。饮食注意低盐低脂,适量补充钾镁。出现心悸、晕厥等症状时需立即就医,避免自行调整抗心律失常药物剂量。建议每半年进行一次心电图和心脏超声检查。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推荐阅读
1.5万次播放
1.04万次播放
7731次播放
6533次播放
相关文章
专业医生团队提供
免费就医指导
热门问题
- 1 2型糖尿病高危人群判定标准有哪
- 2 胆囊半夜疼怎么应急
- 3 哪些是尿道炎的危害呢
- 4 烤瓷冠修复是什么
- 5 一岁宝宝拉肚子吃什么食物
- 6 宝宝肚脐眼红肿怎么办
- 7 龟头难受,而且特别敏感怎么办
- 8 内裤有尿骚味怎么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