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病家里怎么消毒
手足口病家庭消毒可通过含氯消毒剂、紫外线照射、煮沸消毒、通风换气、表面擦拭等方式进行。手足口病主要由肠道病毒引起,具有较强传染性,需重点对患儿分泌物、排泄物及接触物品消毒。
1、含氯消毒剂
推荐使用有效氯500毫克每升的含氯消毒液。适用于地面、玩具、门把手等物体表面消毒,作用时间10分钟以上。配制时需注意现配现用,避免光照失效。消毒后需用清水擦拭去除残留,防止刺激皮肤。
2、紫外线照射
紫外线灯对空气和物体表面消毒效果较好,适用于卧室、客厅等空间消毒。照射时人员需离开房间,照射时间30分钟以上。注意紫外线无法穿透物体,需直接照射物品表面,定期清洁灯管保持杀菌效率。
3、煮沸消毒
患儿餐具、奶瓶、毛巾等耐热物品可煮沸15分钟消毒。水沸腾后开始计时,物品需完全浸没。对于不耐高温的塑料玩具,可用沸水反复浇淋。此方法无化学残留,适合直接接触口腔的物品消毒。
4、通风换气
每日开窗通风2次,每次30分钟以上。空气流通可降低病毒浓度,特别在患儿咳嗽、打喷嚏后需立即通风。冬季通风时注意保暖,避免对流风直接吹向患儿。有条件可使用空气净化器辅助过滤。
5、表面擦拭
门把手、开关、桌椅等高频接触部位需每日消毒2次。使用75%酒精棉片或含氯消毒湿巾擦拭,作用时间1分钟。遥控器、手机等电子设备可用酒精棉球消毒,避免液体渗入。患儿粪便、呕吐物需用消毒液覆盖30分钟后清理。
消毒期间患儿需单独使用餐具寝具,避免与其他儿童接触。患儿衣物需用含氯消毒液浸泡后再清洗,阳光下暴晒6小时。家长处理污染物时应戴手套口罩,操作后规范洗手。康复后建议对全屋进行终末消毒,重点处理患儿活动区域。日常保持家居清洁干燥,培养儿童勤洗手习惯,可有效预防病毒传播。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推荐阅读
2.7万次播放
2.44万次播放
2.34万次播放
2.12万次播放
相关文章
专业医生团队提供
免费就医指导
热门问题
- 1 孕晚期肚子痒怎么回事
- 2 阴道炎治疗期间应该注意什么
- 3 手脚长牛皮癣了怎么办
- 4 镇静剂对大脑的损害能恢复吗,怎
- 5 阴虱治疗方法有哪些
- 6 中医治疗狐臭的方法
- 7 胸平扫ct可以排除肺癌吗
- 8 复印机对孕妇有影响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