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1型糖尿病是怎么回事
儿童1型糖尿病可能由遗传因素、自身免疫异常、病毒感染、环境因素、胰岛素分泌不足等原因引起,可通过胰岛素替代治疗、血糖监测、饮食控制、运动管理、心理支持等方式干预。建议家长及时带孩子就医,在医生指导下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
1、遗传因素
部分患儿存在HLA-DR3或DR4等易感基因,家族中有糖尿病病史时发病概率增高。这类患儿需定期检测空腹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家长应注意观察孩子是否出现多饮多尿等早期症状。临床常用药物包括门冬胰岛素注射液、赖脯胰岛素注射液等胰岛素制剂。
2、自身免疫异常
免疫系统错误攻击胰岛β细胞导致胰岛素绝对缺乏,常伴随谷氨酸脱羧酶抗体阳性。患儿可能出现突然消瘦、酮症酸中毒等症状。需使用胰岛素类似物如地特胰岛素注射液联合动态血糖监测,家长需掌握酮体检测试纸的使用方法。
3、病毒感染
柯萨奇病毒、风疹病毒等感染可能诱发胰岛细胞损伤。患儿发病前常有呼吸道或肠道感染史,起病急骤。除胰岛素治疗外,可配合使用重组人胰岛素注射液,家长需注意预防孩子发生感染性疾病。
4、环境因素
过早接触牛奶蛋白、维生素D缺乏等可能增加发病风险。这类患儿需严格进行碳水化合物计数,使用速效胰岛素如门冬胰岛素注射液控制餐后血糖。家长应记录每日饮食和血糖变化,避免血糖剧烈波动。
5、胰岛素分泌不足
胰岛β细胞功能进行性丧失导致胰岛素绝对缺乏,需终身依赖外源性胰岛素。常用预混胰岛素如精蛋白锌重组赖脯胰岛素注射液,配合持续皮下胰岛素输注治疗。家长需学会处理低血糖事件,随身携带葡萄糖片应急。
儿童1型糖尿病需要建立包括内分泌科医生、营养师、心理医生的多学科管理团队。家长应帮助孩子建立规律的作息,准备血糖生成指数低的食物如全麦面包、燕麦等,鼓励适量有氧运动但避免剧烈活动。定期进行眼底检查和尿微量白蛋白筛查,早期发现并发症征兆。注意足部护理避免外伤,保持积极心态面对疾病。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推荐阅读
1.9万次播放
1.5万次播放
1.35万次播放
1.67万次播放
相关文章
专业医生团队提供
免费就医指导
热门问题
- 1 2型糖尿病高危人群判定标准有哪
- 2 胆囊半夜疼怎么应急
- 3 哪些是尿道炎的危害呢
- 4 烤瓷冠修复是什么
- 5 一岁宝宝拉肚子吃什么食物
- 6 宝宝肚脐眼红肿怎么办
- 7 龟头难受,而且特别敏感怎么办
- 8 内裤有尿骚味怎么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