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小球肾炎和泌尿道感染的区别
肾小球肾炎和泌尿道感染是两种不同的泌尿系统疾病,主要区别在于发病部位、病因及症状表现。肾小球肾炎是肾小球免疫性炎症,通常表现为血尿、蛋白尿和水肿;泌尿道感染是细菌感染尿路,常见尿频、尿急和尿痛。
1、发病部位
肾小球肾炎病变位于肾脏的肾小球,属于肾实质损伤。肾小球是肾脏的滤过单位,炎症会导致滤过屏障破坏,出现血尿和蛋白尿。泌尿道感染则累及尿道、膀胱或肾脏集合系统,以下尿路感染为主,细菌通过尿道逆行向上侵袭,膀胱炎表现为下腹部不适,肾盂肾炎可能出现腰痛和发热。
2、病因机制
肾小球肾炎多与免疫复合物沉积相关,常见于链球菌感染后或自身免疫性疾病,如IgA肾病。泌尿道感染主要由大肠杆菌等革兰阴性菌引起,女性因尿道较短更易发生。长期憋尿或尿路梗阻会增高感染风险,而肾小球肾炎的诱因包括感染、遗传或代谢性疾病。
3、典型症状
肾小球肾炎以无症状性血尿、晨起眼睑水肿为早期表现,严重时出现高血压和肾功能减退。泌尿道感染表现为排尿灼痛、尿液浑浊,可能伴发寒战或低热。肾盂肾炎还可出现肋脊角叩击痛,与肾小球肾炎的对称性水肿不同。
4、实验室检查
肾小球肾炎尿检可见变形红细胞和管型,血补体C3可能降低。泌尿道感染尿液中白细胞和亚硝酸盐阳性,尿培养可明确致病菌。肾功能检查中,肾小球肾炎可能显示血肌酐升高,而单纯泌尿道感染通常不影响肾小球滤过率。
5、治疗原则
肾小球肾炎需控制蛋白摄入,使用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片,或免疫抑制剂如环磷酰胺片。泌尿道感染以抗生素治疗为主,如左氧氟沙星片、头孢克肟分散片,同时需增加饮水量。两者均需监测尿常规和肾功能,但肾小球肾炎病程更长,部分可能进展为慢性肾病。
日常需保持每日饮水量2000毫升以上,避免高盐饮食以减轻肾脏负担。肾小球肾炎患者应定期复查尿蛋白定量,泌尿道感染患者需注意会阴清洁。出现持续水肿、肉眼血尿或高热时须及时就医,避免自行使用抗生素或利尿剂。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推荐阅读
7934次播放
2856次播放
5422次播放
2149次播放
相关文章
专业医生团队提供
免费就医指导
热门问题
- 1 2型糖尿病高危人群判定标准有哪
- 2 胆囊半夜疼怎么应急
- 3 哪些是尿道炎的危害呢
- 4 烤瓷冠修复是什么
- 5 一岁宝宝拉肚子吃什么食物
- 6 宝宝肚脐眼红肿怎么办
- 7 龟头难受,而且特别敏感怎么办
- 8 内裤有尿骚味怎么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