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打完疫苗发烧了怎么办
婴儿打完疫苗发烧可通过物理降温、补充水分、调整环境温度、观察精神状态、必要时就医等方式处理。疫苗后发热通常由免疫反应、疫苗成分刺激、个体差异、感染诱发、护理不当等原因引起。
1、物理降温
使用温水擦拭婴儿的额头、颈部、腋窝及腹股沟等部位,水温控制在32-34摄氏度,避免使用酒精或冰水。可重复进行擦拭,每次持续10分钟,间隔1小时观察体温变化。若体温超过38.5摄氏度,可遵医嘱使用退热贴。
2、补充水分
母乳喂养的婴儿应增加哺乳频率,配方奶喂养者可适当喂少量温水。6个月以上婴儿可饮用稀释的苹果汁或米汤,每次5-10毫升,每日补充量不超过日常奶量的三分之一。排尿量减少或口唇干燥时需加强补液。
3、调整环境温度
保持室温在24-26摄氏度,湿度50%-60%,避免包裹过厚衣物。选择纯棉透气单衣,每2小时检查婴儿后背是否潮湿。夏季可使用空调但避免直吹,冬季取暖设备需距离婴儿床1米以上。
4、观察精神状态
正常疫苗反应引起的发热通常持续1-2天,体温波动在37.5-38.5摄氏度。需警惕持续高热超过39摄氏度、嗜睡拒奶、抽搐呕吐等症状。记录发热起止时间、最高温度及伴随症状,就医时向医生详细说明。
5、必要时就医
出现热性惊厥、持续哭闹3小时以上、皮肤瘀斑或接种部位红肿扩散时,应立即就医。医生可能根据情况使用布洛芬混悬液、对乙酰氨基酚滴剂等药物,或进行血常规等检查排除其他感染。
接种疫苗后24小时内避免洗澡,48小时内不要添加新辅食。保持接种部位清洁干燥,出现硬结可热敷10分钟每日2次。建议家长准备电子体温计和退热药物备用,记录疫苗批号与接种时间。日常注意营养均衡,保证充足睡眠,定期进行儿童保健检查。若发热伴随腹泻或皮疹,需保留大便样本或拍摄皮疹照片供医生参考。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推荐阅读
1.84万次播放
1.94万次播放
1.36万次播放
1.83万次播放
1.49万次播放
相关文章
专业医生团队提供
免费就医指导
热门问题
- 1 2型糖尿病高危人群判定标准有哪
- 2 胆囊半夜疼怎么应急
- 3 哪些是尿道炎的危害呢
- 4 烤瓷冠修复是什么
- 5 一岁宝宝拉肚子吃什么食物
- 6 宝宝肚脐眼红肿怎么办
- 7 龟头难受,而且特别敏感怎么办
- 8 内裤有尿骚味怎么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