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有人突发心脏骤停怎么处理
现场有人突发心脏骤停时,应立即进行心肺复苏并使用自动体外除颤器。心脏骤停通常由心室颤动、心肌梗死、严重电解质紊乱等原因引起,需通过胸外按压、人工呼吸、电除颤等方式急救。
1、心肺复苏
心肺复苏是心脏骤停急救的核心措施,包括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施救者需将双手重叠置于患者胸骨中下段,垂直向下按压5-6厘米深度,频率保持100-120次/分钟。每30次按压后给予2次人工呼吸,捏住患者鼻腔进行口对口吹气。持续心肺复苏直至专业救援到达或患者恢复自主呼吸。
2、使用AED
自动体外除颤器可识别心室颤动并自动放电除颤。开启AED后按语音提示操作,将电极片贴于患者右锁骨下及左乳头外侧,确保无人接触患者后按下放电按钮。AED会分析心律并决定是否需电击,每次电击后立即继续心肺复苏。早期使用AED可显著提高存活率。
3、呼叫急救
在实施急救的同时需立即拨打120或当地急救电话。准确告知事发地点、患者状态及已采取的急救措施。保持电话畅通以便急救人员远程指导,若现场有其他人可分工协作,一人呼救一人持续心肺复苏。急救人员到达后需详细交接病情和抢救过程。
4、保持气道通畅
抢救时需确保患者气道开放,清除口腔异物并将下颌抬高。对于无呼吸患者,采用仰头提颏法开放气道,怀疑颈椎损伤时使用推举下颌法。若患者出现呕吐需将其头偏向一侧,防止误吸导致窒息。气道管理是人工呼吸有效实施的前提条件。
5、持续生命支持
即使患者恢复自主循环仍需持续监护,保持侧卧位防止舌后坠,监测呼吸脉搏直至专业医疗接手。若急救超过30分钟仍未恢复有效心律可考虑终止复苏。对于低温导致的心脏骤停应延长抢救时间,同时注意给患者保暖避免体温进一步降低。
心脏骤停抢救需遵循"早识别、早呼救、早心肺复苏、早除颤"原则。日常应学习急救技能并了解公共场所AED位置,避免在急救过程中随意搬动患者。抢救成功后患者需住院进一步治疗原发病,家属应配合医生完善冠状动脉造影等检查。定期参加急救复训有助于提升应急处理能力。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推荐阅读
1.11万次播放
1.31万次播放
1.39万次播放
9429次播放
相关文章
专业医生团队提供
免费就医指导
热门问题
- 1 2型糖尿病高危人群判定标准有哪
- 2 胆囊半夜疼怎么应急
- 3 哪些是尿道炎的危害呢
- 4 烤瓷冠修复是什么
- 5 一岁宝宝拉肚子吃什么食物
- 6 宝宝肚脐眼红肿怎么办
- 7 龟头难受,而且特别敏感怎么办
- 8 内裤有尿骚味怎么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