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肠杆菌对人体的危害是什么
大肠杆菌对人体可能引起胃肠炎、尿路感染、败血症等危害,具体危害程度与菌株类型及感染部位有关。大肠杆菌感染主要有产肠毒素型、肠致病型、肠出血型等类型,不同菌株致病性差异显著。
1、胃肠炎
产肠毒素型大肠杆菌可分泌耐热或不耐热肠毒素,刺激肠黏膜分泌大量液体,导致水样腹泻、腹痛和低热。典型症状持续3-5天,婴幼儿可能出现脱水。治疗需口服补液盐维持电解质平衡,严重时可使用蒙脱石散、消旋卡多曲颗粒等药物。注意避免进食生冷食物。
2、尿路感染
尿路致病型大肠杆菌通过尿道逆行感染,引发膀胱炎时表现为尿频尿急,上行感染可导致肾盂肾炎伴腰痛发热。治疗需根据尿培养结果选用磷霉素氨丁三醇散、呋喃妥因肠溶片等抗菌药物。每日饮水超过2000毫升有助于冲刷尿道。
3、败血症
肠出血型大肠杆菌侵入血流后释放内毒素,可能诱发感染性休克,表现为高热寒战、血压下降及多器官衰竭。需静脉注射美罗培南注射液、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等广谱抗生素,同时进行液体复苏治疗。免疫功能低下者感染风险显著增加。
4、溶血尿毒综合征
O157:H7等特定菌株产生的志贺毒素可破坏血管内皮细胞,引发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血小板减少及急性肾损伤。儿童患者可能出现少尿或无尿,需进行血浆置换及血液透析。避免食用未煮熟的牛肉是重要预防措施。
5、新生儿脑膜炎
K1抗原型大肠杆菌能穿过血脑屏障,引起新生儿嗜睡、惊厥和前囟膨隆等神经系统症状。确诊需腰椎穿刺检查脑脊液,治疗选用注射用头孢噻肟钠等三代头孢菌素。孕晚期筛查GBS可降低新生儿感染风险。
预防大肠杆菌感染需加强食品卫生管理,肉类应彻底加热至75℃以上,处理生食后及时洗手。出现持续腹泻、血便或高热症状应及时就医,避免自行使用止泻药物。免疫功能受损者应注意避免饮用未经巴氏消毒的乳制品,接触动物后需彻底清洁双手。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推荐阅读
5.35万次播放
5.57万次播放
5.45万次播放
5.12万次播放
5.21万次播放
4.89万次播放
相关文章
专业医生团队提供
免费就医指导
热门问题
- 1 2型糖尿病高危人群判定标准有哪
- 2 胆囊半夜疼怎么应急
- 3 哪些是尿道炎的危害呢
- 4 烤瓷冠修复是什么
- 5 一岁宝宝拉肚子吃什么食物
- 6 宝宝肚脐眼红肿怎么办
- 7 龟头难受,而且特别敏感怎么办
- 8 内裤有尿骚味怎么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