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缺铁性贫血怎么补
小孩缺铁性贫血可通过调整饮食、口服铁剂、补充维生素C、治疗原发病、定期复查等方式改善。缺铁性贫血通常由铁摄入不足、吸收障碍、需求增加、慢性失血、遗传代谢异常等原因引起。
1、调整饮食
增加富含铁元素的食物摄入,如猪肝泥、鸭血豆腐、牛肉末等动物性食材,搭配西蓝花、菠菜等维生素C丰富的蔬菜促进铁吸收。避免与牛奶、浓茶同食影响铁质吸收。家长需将食材加工为肉末粥、肝泥羹等易消化形态,少量多次喂养。
2、口服铁剂
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右旋糖酐铁口服溶液、蛋白琥珀酸铁口服溶液、葡萄糖酸亚铁糖浆等儿童适用剂型。铁剂可能引起黑便、胃肠不适,建议餐后服用。用药期间需定期检测血红蛋白,避免过量补铁导致中毒。
3、补充维生素C
维生素C可将三价铁转化为更易吸收的二价铁。可通过猕猴桃、草莓等水果或维生素C泡腾片补充。家长可将水果制成果泥,与补铁食物同食提升吸收率。维生素C补充剂量需遵医嘱,过量可能引起腹泻。
4、治疗原发病
针对肠道寄生虫感染引起的贫血需使用阿苯达唑颗粒驱虫;慢性腹泻患儿需排查乳糜泻等疾病;反复鼻出血需耳鼻喉科干预。原发病控制后贫血方能根本改善,家长发现异常症状应及时就医。
5、定期复查
补铁治疗2周后需复查网织红细胞,4周后检测血红蛋白。达标后仍需继续补铁2-3个月 replenish储存铁。期间每1-2个月监测血清铁蛋白,防止复发。家长应记录患儿食欲、面色、活动量等变化供医生评估。
日常需保证充足睡眠与适度运动,避免剧烈活动加重缺氧症状。烹饪使用铁锅可增加膳食铁含量,注意避免铝制品影响铁吸收。长期贫血可能影响生长发育,家长发现患儿出现苍白、乏力、异食癖等症状时应及时就医,不可自行长期使用铁剂。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推荐阅读
1.22万次播放
6849次播放
1.06万次播放
1.25万次播放
7300次播放
8139次播放
8044次播放
相关文章
专业医生团队提供
免费就医指导
热门问题
- 1 2型糖尿病高危人群判定标准有哪
- 2 胆囊半夜疼怎么应急
- 3 哪些是尿道炎的危害呢
- 4 烤瓷冠修复是什么
- 5 一岁宝宝拉肚子吃什么食物
- 6 宝宝肚脐眼红肿怎么办
- 7 龟头难受,而且特别敏感怎么办
- 8 内裤有尿骚味怎么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