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先天性青光眼
先天性青光眼是指婴幼儿或儿童期因房角发育异常导致眼压升高的一类青光眼,主要表现为畏光、流泪、眼睑痉挛等症状。先天性青光眼可分为原发性婴幼儿型青光眼、青少年型开角型青光眼及合并其他眼部或全身异常的继发性青光眼三类。
1、房角发育异常
先天性青光眼的核心发病机制为房水引流通道结构发育缺陷。胚胎期前房角的中胚叶组织吸收不全或小梁网发育不良,导致房水排出受阻。典型病理改变包括小梁网增厚、Schlemm管狭窄或缺失。患儿出生后数月内即可出现角膜水肿、视盘凹陷等体征,需通过房角镜检查确诊。
2、眼压升高
持续高眼压是造成视神经损害的直接原因。婴幼儿角膜具有较高弹性,长期眼压升高可导致角膜直径增大形成牛眼征。眼压测量需使用手持式眼压计或全麻下检测,正常婴幼儿眼压应低于21mmHg,超过该数值需警惕青光眼可能。
3、畏光流泪
角膜水肿引起的视觉模糊和光散射会导致患儿出现明显畏光反应。同时三叉神经末梢受刺激可引发反射性泪液分泌增多,表现为频繁揉眼、眼睑痉挛等症状。这些症状常在强光环境下加重,易被误诊为结膜炎。
4、视神经损害
未经治疗的高眼压会导致进行性视神经纤维层变薄和视杯扩大。婴幼儿视神经对压力更为敏感,短期内即可出现不可逆损伤。通过眼底检查可见视盘苍白、杯盘比增大超过0.3,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显示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显著降低。
5、继发角膜混浊
长期角膜拉伸会导致后弹力层破裂形成Haab纹,继而引发角膜基质水肿和瘢痕化。严重者出现全角膜混浊影响视力发育,可能并发弱视或斜视。角膜直径超过12毫米或进行性增大是手术干预的重要指征。
确诊先天性青光眼需进行全麻下系统检查,包括角膜直径测量、眼压检测、房角镜评估和眼底检查等。治疗首选房角切开术或小梁切开术,术后需终身随访眼压和视功能。家长应避免强光刺激患儿眼睛,定期复查时配合医生进行视力筛查和屈光矫正,早期干预有助于保留有效视力。哺乳期母亲应注意补充维生素A等营养素,降低胎儿眼部发育异常风险。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推荐阅读
4.52万次播放
4.43万次播放
4.42万次播放
4.64万次播放
4.12万次播放
4.29万次播放
4.99万次播放
相关文章
专业医生团队提供
免费就医指导
热门问题
- 1 2型糖尿病高危人群判定标准有哪
- 2 胆囊半夜疼怎么应急
- 3 哪些是尿道炎的危害呢
- 4 烤瓷冠修复是什么
- 5 一岁宝宝拉肚子吃什么食物
- 6 宝宝肚脐眼红肿怎么办
- 7 龟头难受,而且特别敏感怎么办
- 8 内裤有尿骚味怎么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