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食管反流病需要做哪些检查
胃食管反流病通常需要通过胃镜检查、24小时食管pH监测、食管测压、钡餐造影、食管黏膜活检等检查明确诊断。
1、胃镜检查
胃镜检查是诊断胃食管反流病的首选方法,可直接观察食管黏膜是否存在糜烂、溃疡或Barrett食管等病变。检查前需禁食8小时,医生会通过内镜评估食管下段括约肌功能及反流程度。若发现异常黏膜改变,可能同步进行组织取样送病理检查。
2、24小时食管pH监测
通过鼻腔置入微型pH传感器,连续记录24小时内食管酸暴露情况。该检查能客观反映反流频率、持续时间及与症状的关联性,尤其适用于症状典型但胃镜检查阴性的患者。检查期间需正常饮食并记录进食、卧位及症状发作时间。
3、食管测压
采用多通道测压导管评估食管体部蠕动功能和下括约肌压力,可鉴别原发性食管动力障碍。检查能发现括约肌压力降低、无效食管蠕动等异常,为抗反流手术适应症选择提供依据。检查前24小时需停用影响胃肠动力的药物。
4、钡餐造影
吞咽钡剂后通过X线透视观察食管形态和钡剂反流情况,适用于评估食管裂孔疝、食管狭窄等结构异常。虽敏感性低于胃镜,但能动态观察食团通过过程,对吞咽困难患者的评估有独特价值。检查后需多饮水促进钡剂排出。
5、食管黏膜活检
胃镜检查中若发现黏膜异常,需钳取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活检可鉴别反流性食管炎与其他食管炎症,确诊Barrett食管及早期癌变。取材部位通常选择齿状线以上1-2厘米的病变边缘区,术后需短暂禁食预防出血。
确诊胃食管反流病后,建议避免高脂饮食、巧克力、咖啡等降低括约肌压力的食物,进食后2小时内不宜平卧。睡眠时抬高床头15-20厘米,肥胖者需控制体重。若出现吞咽疼痛、呕血或体重下降等症状应及时复诊,长期反流患者应定期接受胃镜随访。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推荐阅读
1.33万次播放
1.56万次播放
1.41万次播放
1.36万次播放
1.49万次播放
1.04万次播放
9346次播放
相关文章
专业医生团队提供
免费就医指导
热门问题
- 1 2型糖尿病高危人群判定标准有哪
- 2 胆囊半夜疼怎么应急
- 3 哪些是尿道炎的危害呢
- 4 烤瓷冠修复是什么
- 5 一岁宝宝拉肚子吃什么食物
- 6 宝宝肚脐眼红肿怎么办
- 7 龟头难受,而且特别敏感怎么办
- 8 内裤有尿骚味怎么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