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降压药物副作用有哪些
常见降压药物副作用主要有低血压、干咳、电解质紊乱、头晕头痛、肾功能异常等。降压药物种类较多,不同药物的副作用存在差异,建议在医生指导下规范用药。
1、低血压
钙通道阻滞剂如苯磺酸氨氯地平片、硝苯地平控释片等可能引起血压过度下降,表现为乏力、视物模糊。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如马来酸依那普利片也可能导致体位性低血压。用药期间需定期监测血压,避免突然改变体位。
2、干咳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如卡托普利片、培哚普利叔丁胺片可能引起持续性干咳,与缓激肽积聚刺激呼吸道有关。症状明显时可遵医嘱更换为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如缬沙坦胶囊。
3、电解质紊乱
利尿剂如氢氯噻嗪片、呋塞米片可能引发低钾血症,表现为肌无力、心律失常。保钾利尿剂螺内酯片则可能导致高钾血症。用药期间需定期检测血钾水平,必要时配合补钾或限钾饮食。
4、头晕头痛
β受体阻滞剂如酒石酸美托洛尔片、富马酸比索洛尔片可能通过降低心输出量引发中枢神经系统症状。钙通道阻滞剂引起的血管扩张也可能导致搏动性头痛,通常2-4周后可逐渐耐受。
5、肾功能异常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如雷米普利片可能引起血肌酐升高,尤其见于肾动脉狭窄患者。利尿剂过量使用可能导致肾前性氮质血症。用药初期需监测肾功能,肌酐升高超过30%时应调整用药方案。
服用降压药物期间应保持规律作息,每日固定时间测量血压并记录。饮食需注意低盐低脂,适量补充含钾丰富的香蕉、橙子等水果。避免突然停药或自行调整剂量,若出现严重水肿、意识模糊等不良反应需立即就医。定期复查心电图、肝肾功能等指标,医生会根据监测结果优化治疗方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推荐阅读
5.52万次播放
5.85万次播放
5.57万次播放
6.07万次播放
6.05万次播放
相关文章
专业医生团队提供
免费就医指导
热门问题
- 1 引起鸡瘫痪的原因有哪些
- 2 引起儿童病毒性疱疹的原因是什么
- 3 引产后能做美甲么
- 4 龈下刮治后牙龈多久能恢复
- 5 银杏叶预防中风吗
- 6 银杏叶影响心率吗
- 7 小孩有点发烧怎么处理
- 8 银杏叶片对青光眼有效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