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围神经病如何治疗
周围神经病可通过药物治疗、物理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治疗。周围神经病可能与糖尿病、感染、外伤、自身免疫性疾病、遗传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感觉异常、肌力下降、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等症状。
1、药物治疗
周围神经病患者可遵医嘱使用甲钴胺片、维生素B1片、依帕司他片等营养神经药物。若由糖尿病引起,需配合盐酸二甲双胍缓释片控制血糖;若由自身免疫性疾病引起,可能需醋酸泼尼松片调节免疫。药物需严格遵循医嘱,避免自行调整剂量。
2、物理治疗
低频脉冲电刺激可促进神经修复,缓解麻木疼痛症状。红外线照射能改善局部血液循环,每次治疗20-30分钟。超短波治疗适用于深部神经损伤,需由康复科医师制定方案。治疗期间需观察皮肤反应,出现灼热感应立即停止。
3、中医调理
针灸选取足三里、阳陵泉等穴位,配合电针增强刺激。艾灸适用于寒湿型神经病变,隔姜灸效果更佳。中药熏洗可用桂枝、红花等活血通络药材,水温保持40℃左右。治疗需避开皮肤破损处,阴虚火旺者慎用艾灸。
4、手术治疗
腕管综合征可行腕横韧带切开减压术,术后需制动3周。神经卡压患者可能需要神经松解术,术中需配合神经电生理监测。严重神经断裂者可选择神经移植术,术后配合康复训练。手术存在感染、粘连等风险,需充分评估适应症。
5、生活干预
糖尿病患者需监测空腹及餐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控制在7%以下。补充富含维生素B1的糙米、燕麦,避免高糖饮食。每日温水泡脚15分钟,水温不超过37℃,检查足部有无溃疡。选择防滑鞋避免跌倒,进行平衡训练时需家属陪同。
周围神经病患者应定期复查神经传导速度检测,长期服用维生素B族药物者需监测肝肾功能。自主神经病变患者起床时需缓慢变换体位,预防体位性低血压。保持每日30分钟快走或游泳等有氧运动,戒烟限酒。出现新发肌无力或感觉障碍加重时需及时复诊,避免延误治疗时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推荐阅读
7.56万次播放
7.72万次播放
7.41万次播放
7.66万次播放
7.08万次播放
7.52万次播放
相关文章
专业医生团队提供
免费就医指导
热门问题
- 1 引起鸡瘫痪的原因有哪些
- 2 引起儿童病毒性疱疹的原因是什么
- 3 引产后能做美甲么
- 4 龈下刮治后牙龈多久能恢复
- 5 银杏叶预防中风吗
- 6 银杏叶影响心率吗
- 7 小孩有点发烧怎么处理
- 8 银杏叶片对青光眼有效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