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麻痹的症状和治疗
肠麻痹主要表现为腹胀、停止排便排气、恶心呕吐等症状,可通过禁食胃肠减压、药物治疗、灌肠等方式治疗。肠麻痹通常由腹部手术后、电解质紊乱、腹腔感染、药物副作用、神经系统疾病等原因引起。
1、腹胀
腹胀是肠麻痹最突出的表现,腹部膨隆呈鼓音,叩诊时呈鼓音。腹胀可能与肠道蠕动减弱或消失有关,导致气体和液体在肠道内积聚。患者常自觉腹部胀满不适,严重时可影响呼吸。治疗上需禁食并留置胃管进行胃肠减压,同时可遵医嘱使用多潘立酮片、枸橼酸莫沙必利片等促胃肠动力药物。
2、停止排便排气
肠麻痹患者通常数日内无排便排气,这与肠道蠕动功能丧失有关。停止排便排气可能导致肠内容物淤积,加重腹胀。治疗上可采用温肥皂水灌肠或甘油灌肠剂刺激肠道蠕动,必要时可遵医嘱使用开塞露帮助排便。
3、恶心呕吐
肠麻痹患者常出现反射性恶心呕吐,呕吐物多为胃内容物,严重时可呕吐胆汁样液体。这与胃肠道内容物无法正常向下运行有关。治疗上需持续胃肠减压,同时可遵医嘱使用甲氧氯普胺注射液止吐,并注意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4、电解质紊乱
电解质紊乱既是肠麻痹的常见原因,也是其并发症。低钾血症可导致肠蠕动减弱,形成恶性循环。患者可能出现肌无力、心律失常等表现。治疗上需监测血电解质,及时静脉补充氯化钾注射液等电解质溶液。
5、腹腔感染
严重腹腔感染如腹膜炎可引起中毒性肠麻痹。患者除肠麻痹症状外,还可出现发热、腹膜刺激征等表现。治疗上需积极控制感染,可遵医嘱使用注射用头孢曲松钠、甲硝唑氯化钠注射液等抗生素,必要时需手术引流。
肠麻痹患者日常应注意卧床休息,采取半卧位以减轻腹胀。恢复期应从流质饮食开始,逐步过渡到正常饮食,避免食用产气食物如豆类、碳酸饮料等。可适当按摩腹部促进肠蠕动,但需避开手术切口。如症状持续不缓解或出现剧烈腹痛、高热等表现,应及时就医。长期卧床者需定期翻身,预防压疮和静脉血栓形成。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推荐阅读
5.94万次播放
6.04万次播放
6.64万次播放
6.61万次播放
6.55万次播放
6.86万次播放
6.7万次播放
相关文章
专业医生团队提供
免费就医指导
热门问题
- 1 引起鸡瘫痪的原因有哪些
- 2 引起儿童病毒性疱疹的原因是什么
- 3 引产后能做美甲么
- 4 龈下刮治后牙龈多久能恢复
- 5 银杏叶预防中风吗
- 6 银杏叶影响心率吗
- 7 小孩有点发烧怎么处理
- 8 银杏叶片对青光眼有效吗